季老“三辭”的啟迪

2009-07-18 09:35:00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季羨林先生仙游,讓人痛心不已。但他為社會所做貢獻,為人的品行,猶如豐碑永留人間。尤其是他“三辭”的軼事,如一盞道德的明燈,永遠激勵著后人。
 季羨林先生在世時,他先后辭了“國學大師”之稱,辭了“學界(術)泰斗”之稱,辭了“國寶”之稱。這三個稱號,是極其崇高的榮耀。對于季老來說,以他畢生的建樹和貢獻,也是當之無愧的。但是,季老辭去了這三個稱號。他說:三項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敝粮邿o上的稱號不要,要的是“自由自在”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足以體現(xiàn)了季老高尚的品德和民本的做人準則。
 季老的“三辭”,對于當今一些心態(tài)浮躁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在當今的社會里,不少人是“見了榮譽就上,見了困難就讓”,爭名奪利的人屢見不鮮。一些當官的,為了達到升官晉爵的目的,他們大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弄虛作假,沽名釣譽。就連在 嚴肅的學術界,也有人不去花工夫搞研究,而是大搞“抄襲門”,欺世盜名。由于名和利是緊密相連的,一些人求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此,為了一個“名”,不少人竟折腰,搞得榮辱不分,是非不明,甚至于踏著他人抬高自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
 古人云:實為名之基,名為實之表。人生在世,徒有虛名并沒有什么意義,關鍵是要堂堂正正做人,實實在在做事。俗話說,功成名就,做人做事做好了,名”就會如影隨形。季羨林先生就是把一門心思放在學術上、放在做事上的,他不要名,人們卻公認了他的名,他以事業(yè)和貢獻而名標青史。因此,人們不要心態(tài)浮躁,不要刻意求名,而是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把工夫下在腳踏實地的做事上,放在殫精竭慮的建功立業(yè)上。只有事業(yè)有成,為人民做出了貢獻,所得到的榮譽才能名副其實。除此,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名和利只能是一場幻夢。 (作者:顧仁)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