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代序《教苑情懷》
◎ 劉云霞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小時候面對老師寫作文時用濫了的名詞。
那時多是鸚鵡學舌或看“圖”說話,未曾過心;但時隔近四十年的光陰,當我再度和王敬國老師“相遇”并相行于他數(shù)十年的從教生涯時,這個久違的名詞又清晰地躍上心頭,思謀再三,感覺除此再無可冠于他的貼切表達了。
王敬國是我高中時的政治老師。其時,他二十幾歲,風華正茂。干練、有激情,是學生們對他一致的印記。印象最深的,是他教唯物辯證法時透過現(xiàn)象識本質的“三步驟”解題法:先辨是非,再對應原理,最后逐條解析。源于他條清縷析、富有特色的授課,起初倍感枯燥的政治課,變得脈絡分明、格外生動有趣;我因此成了政治課的特長生。這甚至影響到我日后從事行政工作時的邏輯思辨和語言表達,可謂受益終身。
高考前三個月,全校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預考班班級打亂,各科統(tǒng)一由學術精湛的老師集中授課,統(tǒng)一輔導。作為政治課統(tǒng)領,王老師自刻蠟紙,油印了厚厚的輔導材料,自此,人手一冊,成為幾次預考復習的圭臬;以至于我們至今只記得那本16開的油印書,而忘了教科書為何狀。作為曾經(jīng)隊列中的一員,許多人清晰地記得,預考前一天,老師在他宿舍門前就著檐頭一盞昏黃的燈為大家考前輔導的情形。面對萬人爭過獨木橋的激戰(zhàn),一位年輕的“指揮員”與一群農(nóng)家“少年兵”,在背水一戰(zhàn)的廝殺中,不分晝夜,未知寒暑,彼此間甚至無暇對視,但心靈燭照卻是無時無刻的。其中一件小事讓我刻骨銘心:當時政治復習資料,除了老師的油印書,學校還外購了一本鉛印的藍皮小冊子, 是大綱和原理匯編之類的內容。為省兩三元的書費,我每天見縫插針地旁借抄挪,直把油印書塞得沒了空隙。后來,我終于擁有了那本小冊子,是老師送的。亂麻般龐雜的事務中,老師竟能洞悉如此細小的所在,但智遲語訥的我,卻連一個“謝”字也未曾出口。
而今,老師已屆耳順,一本《教苑情懷》在冊,分明是癡情未了,要為他摯愛的教育事業(yè)再放光熱。對我而言,難得有這樣的機會,能輕啟時光按鈕,和老師一起回放他四十多年從教的心路歷程,也算是未盡之言再續(xù)吧。
王敬國畢生從教,對教育事業(yè)可謂矢志不渝、一腔熱情。從教生涯中,既有三尺講臺上的摸爬滾打,又有教學管理的躬身實踐,也有行政督導中的理性回望。他關注的視角,有對宏觀體制的審慎和拷問,也有對具體教管教技的探索和思考;有經(jīng)驗的匯總,也有失誤的反思;有對自身的審省,也有對同業(yè)的勸勉、對后來者的督導。
“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做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推動者,做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是老師教育人生一以貫之的導航。
對學生的引導,有“日常教育、制度管理、文化陶冶”三管齊下的普照之策,有對“差等生”“教師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特殊兒童”等不同群體的特殊關懷。指向很明了——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生活”;理念很清晰——“以德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特色育人”,“人”始終是主體和方向。
對教育的推動,印記在他發(fā)表的近百篇論文和主編出版的四部教材和專著中。他的《在教改實驗中怎樣充分發(fā)揮縣級教研室的指導作用》《構建大語文教學新體系,提高小學語文整體效益》《有效辨識和使用肢體語言,發(fā)揮無聲語言的特殊功能》《綜合復習課要注意八點十六性》等論文,曾在《中國教育報》《半月談》《教育理論與實踐》《大眾心理學》《教工》《家庭》《小學語文教學》《山西教育》等著名報刊發(fā)表并推廣,至今仍閃爍著思辨和智慧的光芒,給人啟迪,令人深思。
對社會風尚的引領,體現(xiàn)在他永不停歇地步履和孜孜不倦地思考中。他《對當前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狀況的分析及對策》,調查范圍涉及4個地(市)11個縣2200多名對象;他的《從家長替孩子值日所想到的——獨生子女教育必讀之五》《新時期中學生挫折教育的實踐與探討》等,已把教育的觸角延伸到家庭乃至社會的更廣領域。
品味教育內涵,無外乎教書、育人兩點,而根本在于育人; 唯其對“人”、對靈魂的關注,才彰顯其神圣所在,也才無愧于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之崇高稱謂。王敬國數(shù)十年心血凝聚的一腔“情懷”,無論今昔,都是可貴的精神食糧,值得反芻和品讀。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數(shù)十年來,王敬國先后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山西省特級教師、山西省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模范教師、優(yōu)秀知識分子等榮譽稱號,30多次受到表彰和獎勵;并被收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辭典》《五千年文明河東人》《堯鄉(xiāng)晉都絳縣人》《運城市教育志》等,對于畢生致力于“人類靈魂工程”的他來說,也許這就是歲月給予的厚重回饋吧。
謹在此向王老師、和王老師一起篳路藍縷中培育和燭照我們人生的各位老師致以遲到的敬禮和謝意!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