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革命圣地放光彩(組章)

2017-07-01 09:19:52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革命圣地放光彩(組章)

吳曉波

仰望延安

  鐵流滾滾,征塵飛揚。

  一支紅色革命隊伍,翻過皚皚雪山,穿過茫茫草地,融入西北一隅——延安,延安沸騰成一座革命的大熔爐。

  中國共產(chǎn)黨人高舉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擎天巨炬,照亮整個華夏神州。

  一位偉人手提一支馬良的神筆,開天辟地,指點江山,《論持久戰(zhàn)》、《新民主主義論》、《論聯(lián)合政府》……一篇篇宏篇巨著,如黃鐘大呂,撥開層層迷霧,迎來黎明的曙光。

  整作風,大生產(chǎn),苦練兵??涨案邼q的革命熱情,空前團結的革命斗志,富饒了這片貧瘠而又蒼涼的土地,生長出一顆顆反帝、反封建、反獨裁的子彈,重重地把敵人的心臟射穿。紅旗飛舞,捷報頻傳。

  從此,延安不僅盛產(chǎn)紅棗、窯洞、紡車、小米,還盛產(chǎn)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扭轉(zhuǎn)乾坤的大智慧、大勇氣、大戰(zhàn)略。

  歷史的一次大手筆,把延安隆起為中國革命歷史長卷中的一座精神高地。

  仰望延安,如同仰望一座指引方向的燈塔;仰望延安,如同仰望一座金光閃閃的圣殿;仰望延安,如同仰望一段不老的傳奇神話。

延河遐想

  延河,一條古老而又深沉的河,穿越黃土高坡,把幾千年的貧瘠、苦難和血淚流淌得靜寂無聲。

  1935,中國工農(nóng)革命的紅色血脈連入延安的臍帶,讓這條古老的河年輕而又興奮。

  多少個夜幕降臨的夜晚,延河都會豎起耳朵傾聽。聽楊家?guī)X窯洞里一位偉人筆尖上的虎嘯龍吟,聽全國戰(zhàn)場傳來勝利的隆隆炮聲,聽一個即將誕生的嶄新中國的脈搏心音。

  聽著,聽著,延河被一種崇高的思想染紅了心,變成一條母親河,載著南湖駛來的紅船,緩緩駛進共和國的港灣。

  船上的舵手們神情肅穆,心懷蒼生,齊心協(xié)力而又意氣風發(fā),劈波斬浪的水花時常穿透歷史、闖入夢中,濺濕了無數(shù)雙心懷感恩、感激的眼睛。

寶塔,一個沉甸甸的名詞

  這是一柄擎天的寶劍,被一位歷史巨人高舉頭頂,蘸著悠悠長長的延河水,蘸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之魂,在延安這塊巨大磨盤上打磨,磨出無堅不摧的利刃,劃破烏云,劃破黑夜,露出解放區(qū)明明朗朗的天。

  這是一座指引勝利的燈塔。楊家?guī)X燈光點了又熄,熄了又點。一代偉人在這里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瘦了青衫,瘦了袍帶。炕頭上厚厚書卷里燃燒出的真知灼見,照亮了蒼茫中華大地。

  這是一面鼓舞士氣的旗幟。在革命斗爭最黑暗的日子,您以氣吞山河的胸襟,高揚革命圣地的旗幟,以中流砥柱的基石托起一輪噴薄日出;在最艱苦的歲月,您高仰頭顱,以您堅強的意志,輸送源源不斷的精神之鈣,激勵華夏兒女積極向上。

  您親耳傾聽抗戰(zhàn)的歡慶鑼鼓,親眼目睹三大戰(zhàn)役百萬雄師直搗黃龍,把新中國的締造者送過黃河、送進了北京。

  歷史烽煙散盡,您鑄劍為犁,化為一個沉甸甸的名詞,躺進歷史冊頁,供世人世代品讀。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