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三心
汪翔
讀書需要三心:恒心,靜心,平常心。
讀書需要恒心。讀書是一種習(xí)慣,這種習(xí)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清人蕭掄謂說: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一日不讀書,心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币馑际钦f,人心和禾苗一樣,得到養(yǎng)分才能生長,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讀書,心中便沒有好想法。一個月不讀書,連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來的清爽。
讀書是一個了解自我、自我提升的過程,讓人在不知不覺的成長中,積累著時光的財富,增長了生命的高度。讀書必須耐得住孤獨和寂寞,必須持之以恒,三心二意、走馬觀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是不會有多大收益的。古人說:貴有恒,何須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陶淵明說:“勤學(xué)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xué)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弊x書的恒久決心和毅力,體現(xiàn)在日復(fù)一日的堅持上,融匯在鍥而不舍的努力中。荀子《勸學(xué)篇》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备褂性姇鴼庾匀A,這種優(yōu)雅的氣質(zhì)是在長期閱讀中潛移默化養(yǎng)成的,長期讀書,經(jīng)年累月,耳濡目染,不斷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開闊視野,不知不覺中,知識的文明熏陶了至純至真的情感,完善了自我,成就了一種理想的人格,養(yǎng)成優(yōu)雅的氣質(zhì)。
讀書需要靜心,不能有絲毫的浮躁。讀書是在聆聽智者的獨白,是與心靈契合者對話,只有靜心,才能進入心靈的自由王國,才能體會讀書的妙趣。讀到深處,完全融入書的意境中,心兒就像一朵朵白云在蔚藍的天空悠閑飄蕩,又像一匹無拘無束的馬駒在一望無際的草原奔馳,這時會自感心靈無比澄澈,領(lǐng)悟到了大美大雅的境界。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天馬行空,廣泛涉獵,真可謂江山如此多嬌,風(fēng)景這邊獨好,書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實在妙不可言。
孔子說: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边@句話說出了讀書人兩種不同的心境。為己”就是靜心讀書的狀態(tài),讀書的終極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行,做一個真正的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盀槿恕本褪歉≡甑淖x書狀態(tài),讀書是為了裝點門面、取悅于人或追名逐利。浮躁的人,即使?jié)M腹經(jīng)綸,也不能致用、致知。因此只有靜心,才能讀出豁達,讀出樂觀,讀出智慧,讀出真,讀出善,讀出高山流水,讀出會心一笑。
讀書需要平常心。平常心即從容不迫、淡定脫俗的心境。讀書不能帶功利色彩,要有平和閑適的心態(tài),惟有書卷的濡染,書理的滋養(yǎng),讓你鉛華盡洗,袒露真純。如果把讀書當(dāng)作謀取名利的敲門磚,那實在是對書籍的糟蹋。讀書不是為了功名而“頭懸梁錐刺股”,而是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全憑個人興趣的“漫卷詩書喜欲狂”,以一顆淡泊的心步入書山小徑,方能聞到路邊淡淡的花香,聽到芬芳泥土的呢喃,領(lǐng)略綠色蘊藏的蓬勃生機,在大自然旖旎的山水間尋得一份心靈的慰藉。
哲人說:書籍是人類前行的金杖。不要讓讀書承載過多的人生企圖,不要把升官發(fā)財成名成家的想法一并交給讀書來完成,不要希冀能在書本里找到黃金屋、顏如玉、千鐘粟。林語堂讀書觀可見讀書的平常心: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讀書呢?這個問題很簡單,一句話,興味到時,拿起書本來就讀?;蛟谀捍褐?,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或在風(fēng)雪之夜,靠爐圍坐,哲學(xué)經(jīng)濟詩文史籍十?dāng)?shù)本,狼藉橫陳于沙發(fā)之上,然后隨意取之,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彼麑τ谀欠N為功利而讀書的人嗤之以鼻:現(xiàn)在你們手里拿一本書,心里計算及格不及格,升級不升級,注冊部對你態(tài)度如何,如何靠這本書騙一只較好的飯碗,娶一位較漂亮的老婆——這還能算為讀書,還配為讀書嗎?”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