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付師傅,你這是要去哪啊?”“我正要去培訓班上課呢!”當洪洞農商銀行龍馬支行的客戶經理武文芳走進付安平家時,他正準備去參加冬季植保無人機培訓。付安平用一次次創(chuàng)新的追求,讓傳統(tǒng)農業(yè)煥發(fā)新的活力,他也帶領身邊的村民一起走出致富新路子。
“抱團”實現(xiàn)新發(fā)展
付安平家所在的洪洞縣龍馬鄉(xiāng)下溝村,位于洪洞縣西南、青龍山腳下,村民多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tǒng)農作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農業(yè)所需勞動力逐漸被機械化代替,勞動力過剩,導致村民競相外出打工。
年輕時的付安平也跟隨潮流外出務工,家中的地由老人照料?!耙郧澳贻p的時候在外面打工,到收麥子都得請假回來。年紀大些了我也不想在外面跑了,就買了收割機,給需要的人家收麥子。后來有農業(yè)機械的人越來越多,我就一直有一個想法,成立合作社,大家資源共享,這樣不光我們自己能掙到錢,還能方便老鄉(xiāng)找到我們?!备栋财降脑竿趲啄昵皩崿F(xiàn)了,他帶頭成立了洪洞縣興馬農機合作社。
最初的合作社成員不多,但是付安平也嘗到了甜頭?!耙坏绞斋@的季節(jié),就發(fā)揮了合作社的優(yōu)勢,誰家有機械收割需求,就能聯(lián)系到我,然后我再安排給合作社里有空閑的人。再也不用像以前自己顧不上,也找不到機器的情況?!彪S著合作社的壯大,目前成員已經發(fā)展到20多戶。
“雖然新興產業(yè)在不斷出現(xiàn),但是咱們傳統(tǒng)的農作物還是很重要,需要我們這些人堅守在土地上。”多年來,付安平看到村民們搞起了紅棗、大豆等特色農作物種植,這讓他看到了新的機遇。
“托管”托出新路子
2017年,農業(yè)生產托管在洪洞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試行,這一新模式吸引了付安平的注意,和很多人一樣,他首先選擇了觀望。
2018年,親眼看到農業(yè)生產托管帶來的效益,付安平決定正式加入托管的隊伍?!白铋_始村里人不理解,我就先從我們下溝村開始,一家一家的試著讓我們合作社托管,慢慢地越來越多,周邊村子的人也來找我們。以前一家一戶種地,糧食產量上不去,效益也不高。這種模式通過耕、種、防、收等主要環(huán)節(jié)生產托管,我們還采用了深耕深松、秸稈還田等一些科學的種植技術,讓老百姓放心把地交給我們,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機械化的管理受益,托管的越多,掙的錢越多?!备栋财奖硎?,這種托管模式讓合作社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如今他們已經對周邊6個村子8000畝地進行了托管。
2020年秋收時節(jié),為了應對大量的收割工作,付安平決定添置新的玉米收割機,然而這是一筆不小的資金。面對資金難題,他心急如焚?!澳菚谬堮R支行的工作人員在做整村授信,他們了解到我的情況后,立刻對各方面條件進行審核,最后直接給我辦了一張10萬元的授信卡,可以隨用隨取,真得好方便。加上我自己手頭的錢,最后趕在收秋前,把14萬元的玉米收割機買了回來,派上了大用場啊!”付安平說,如今合作社社員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而他也有了新的計劃。
科技“飛出”新模式
付安平的新計劃就是引進植保無人機,雖然是馬上“奔五”的人,但他有很多新想法。
“我見其他地方都用無人機飛防這種技術,一直就想著能在咱龍馬鄉(xiāng)也用上植保無人機??h農機局通知培訓無人機飛手證,我就趕緊報了名,最近正好是冬季培訓班,課程我一節(jié)不落,相信證很快能拿到手。”付安平的笑容里,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除了農忙季節(jié),付安平馬不停蹄地輾轉于各個培訓班,他還用自己的“手藝”方便有農業(yè)機械的村民?!拔腋赊r機手有20多年了,所以對農業(yè)機械特別了解,自己摸索出了修理的技術,在家開了修理鋪,誰家的機子壞了,我都能修個差不多。我想著等到有了無人機,不光得學會操作,還要學會日常故障修理,這樣才能有備無患?!备栋财綄τ谖磥磉€有自己的規(guī)劃,但一步一個腳印是他的態(tài)度,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業(yè)生產托管插上科技的“翅膀”,他的夢想也會越飛越遠!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