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我為永和農民賣紅棗”微信掀起熱賣高潮

2016-12-14 10:27:10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臨汾新聞網(wǎng)訊(記者 高秀云 柴云祥)近日,一則“我為永和農民賣紅棗”的微信在朋友圈熱傳,微信稱:“今年永和紅棗豐收了,當?shù)乩习傩諈s遭遇賣棗難,因為銷售不暢,隆冬時節(jié),好多棗樹上還掛著成熟的紅棗,有的家戶甚至拿紅棗喂羊?,F(xiàn)發(fā)起公益熱賣:無公害、無污染的永和深山紅棗10元2公斤,凡一次購買50元以上者送2.5公斤永和陳醋一壺,或鮮辣醬兩瓶……”微友爭相轉發(fā),市民紛紛購買,不到10天的時間,已售出愛心紅棗4000余公斤,在嚴冬掀起愛心購買熱潮。

  這次活動是由市商務局牽頭,市知名品牌協(xié)會、市食品安全協(xié)會、市名優(yōu)商品展銷中心、山西百姓互生平臺聯(lián)合發(fā)起的。11月下旬,永和縣打石腰鄉(xiāng)一農民輾轉找到市知名品牌協(xié)會秘書長趙水林,請求他為永和棗農支招。聽到老百姓的傾訴,趙水林心情極為沉重,決定親自前往查看實情,如果情況屬實,將聯(lián)合有關部門在市區(qū)發(fā)起公益熱賣。他把自己的想法匯報給市商務局局長張劍,得到大力支持,表示愿意提供一切方便,力爭多為百姓做點實事好事。

  12月1日,趙水林一行3人從永和縣城一直向西大約15公里,來到打石腰鄉(xiāng)段家洼村,所到家戶都有成堆的紅棗,有的紅棗還掛在樹上,這個村的大多青壯勞力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大部分棗農只好將豐收的紅棗收進自家窯洞,等著客商上門收購,但由于交通不便,很難等來客商。63歲的村民賈文勇說,由于行走不便,自家的棗一點兒都沒賣掉,假如下一場雪,沒人收購棗,今年就完了,這些棗只能喂羊。

工作人員正在對紅棗去雜分揀。記者 盧婷

  永和紅棗素以核小、皮薄、口感獨特、天然無蟲、無污染、無公害久負盛名,被譽為“全國無蟲紅棗第一縣”,曾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證書和獎章。但由于缺乏深加工,銷路不暢,加之近年來新疆和田大棗的沖擊,使永和紅棗陷于賣棗難的窘境,尤其是今年紅棗大豐收后,這個問題越發(fā)凸顯。

  針對這一情況,趙水林即刻以現(xiàn)金方式收購紅棗2000余公斤,回來后,經過認真測算,拋去運費、挑揀去雜、包裝和人員工資,決定以成本價每公斤5元出售。一次購買50元者還有禮品相送,腿腳不方便的可送貨上門。

臨汾市名牌協(xié)會秘書長趙水林為客戶分裝紅棗。記者 盧婷

  12月3日,“我為永和農民買紅棗”公益熱賣活動正式啟動,此舉得到廣大市民的熱心支持,短短幾天第一批紅棗已經售罄,目前,第二批紅棗2500余公斤,已經售出一大半。這項活動的社會效應越來越大,永和縣順康醋業(yè)和襄汾縣三合成鮮辣醬等企業(yè)紛紛加入到售賣活動中,予以愛心支持。市發(fā)改委等單位主動聯(lián)系他們共同為扶貧村棗農提供服務。趙水林表示,此后他們還將收購一些特等和一等好棗,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此愛心熱賣活動將持續(xù)到春節(jié)以后。

  編后 臨近年終,社會各界再掀扶貧熱潮,有的捐獻衣物,有的集資捐款,市商務局等愛心組織的舉措別具匠心,他們因地制宜,在百姓的難點和弱點上下工夫、做文章,不僅解除了百姓的燃眉之急,為他們樹立了信心,使他們看到了希望,同時也為市民帶來了實惠。他們的做法值得學習和效仿。貧困地區(qū)的情況各不相同,扶貧不能流于形式,限于口號,要對癥下藥,為百姓解決實實在在的難題,一個籬笆三個幫,世界需要熱心腸,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