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臨汾,春節(jié)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年貨,雞鴨魚肉、茶酒油醬、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而這其中,年糕、面塑、花饅等食物,雖然其他地方過年也會見到,但在當地卻吃法不同,有些就可謂完全是臨汾特色了。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在臨汾,很多地方過新年必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早在漢朝,人們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制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fā)展過程。
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制作方法,即將糯米蒸熟以后,趁熱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而臨汾人吃年糕,則多以黃米年糕為主。黏黍(俗稱小黃米)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黃、又粘、而且還甜,從前是當地百姓慶豐收的美食。與南方結合片炒、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相比,極具北方特色的臨汾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后來才成為春節(jié)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痹缭谇貪h時期,精美的臨汾面塑也隨著人們的心理需求應運而生。春節(jié)期間,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追求豐衣足食、萬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體現。面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面成山,傳說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靈前一只面羊為牲祭之俗,以表虔誠之意。
長輩送兒孫后輩“錢龍”意在引錢龍入府、招財進寶……另有各種點彩的帶花饃饃,便是酬賓待客、訪親探友的講究禮物。無論是棗山、飯山還是花糕,可說是在這一隆重節(jié)日中鄉(xiāng)間百姓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種心靈崇拜物。至于錢龍,則是一種類似于蟾的三足理想動物,表達民眾一種向往富裕的思想。有些地方在臘月廿三祭灶時還要灶馬、灶雞等作為供奉。這些供物既是供品又是崇拜物,實質上仍是食品,未了總要分而食之的。
除了被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即是“祥”,有著“吉祥”的寓意)的面塑,就連過年吃餃子也與眾不同。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個風俗開始于明朝初年。在臨汾,初一破曉,家家戶戶要吃餃子,為了討吉利,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里。吃到硬幣的人,象征新年發(fā)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長壽等。
正是這些最易普及、最易傳承的藝術形式,使臨汾的民間年俗生活充滿了神秘和樂趣。這正是:“更歲交子”添新福,“羊羔兒饃”盼吉祥;和諧安康“年年高”,歡天喜地迎春節(jié)。(錫剛)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打的是感情牌 做的是孝文化
下一篇: 排隊,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