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郁郁蔥蔥的森林,漫山遍野的綠色,總能喚起人們的美好向往,而青山常綠的背后卻是無數(shù)護林員的艱辛付出。
一年四季與森林為伴,他們用雙腳丈量山林,用雙眼守望青山,在崎嶇的山路間披荊斬棘,品嘗著無盡的孤獨和寂寞,在簡陋艱苦的環(huán)境中默默堅守。正是有了這些默默堅守,才有了日趨奪目的“大美臨汾”。
12月3日,記者來到距離浮山縣城40公里外的山西省中條山國有林管理局三交林場辛莊管護站,跟隨護林員鄧文秀進山巡林,體驗護林員的艱辛和執(zhí)著。
一個人一座山33年的堅守
如果沒有33年前的堅持,鄧文秀也許會過著另外一種生活。
1981年的冬天對鄧文秀而言可謂終身難忘。那一年,23歲的他子承父業(yè),帶著鄉(xiāng)村青年的純真與夢想坐著拖拉機走進大山,來到了父親每天看守的山林,在3萬畝山林間過上了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盡管上崗前就知道山上條件 艱苦,鄧文秀在上山前就做了最壞的打算,但是跟隨父親第一天上班時,眼前的一幕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盁o法想象在沒有水、沒有電的一間土窯洞里生活下去?!杯h(huán)視四周,可以想到父親每天枯燥單調(diào)的生活,鄧文秀的心難以平靜,他始終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樣的動力讓父親在這里揮灑青春。
茫茫林海深處,硬著頭皮跟隨父親第一次巡山,原本準備放棄的鄧文秀依稀尋找到了父親在此堅守的答案。每一條小道、每一泓清泉、每一顆樹木,父親早已熟記于心。
當天傍晚,送走父親后,鄧文秀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透過窯洞的窗戶看著皎潔的夜空,鄧文秀暗暗下定決心:在這里堅守,延續(xù)父親的守山夢想?!?/p>
從清晨迎著朝陽整裝出發(fā),到傍晚借著暮色返回沒水、沒電的窯洞,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鄧文秀這一干就是33年。
從風華正茂的青壯年,到閱盡滄桑的中老年,在漫長的33年 間,大部分時間是中午餓了就吃隨身帶的饅頭咸菜。長此以往,鄧文秀得了嚴重的胃病。山路彎彎曲曲,鄧文秀只能在雜草和灌木叢中穿行,一天下來至少跋涉三四十公里,有人估算,鄧文秀33年巡山走過的路程相當于繞地球10多圈。
“最難排解的還是孤獨和寂寞,每天晚上回到住地,聽聽收音機成了最大的享受。”鄧文秀坦言,巡山過程中由于沒有人聊天,只能和大自然對話,孤獨和寂寞早已成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作為護林員必須學(xué)會把孤獨過濾成簡單的幸福。
下午返回駐地,鄧文秀開始準備晚飯,而首要任務(wù)就是拿起扁擔挑著水桶到兩公里外的山坡去挑水?!盎氐郊移踩ケ砻娴臉淙~,沉淀后就可以使用了。”指著水桶里的樹葉,鄧文秀笑著說,這樣的水他已經(jīng)吃了30多年。
“再過幾天,挑水的時候還得拿上錘子?!编囄男憬榻B,冬天結(jié)冰后,水很干凈,無需沉淀,但敲冰的時候手會震得很疼。由于一路全是陡坡,水桶根本無法安放,鄧文秀只能一口氣把水挑回家,然后再短暫休息。
一家庭三代人不悔的選擇
擔水回來,鄧文秀總會坐在門前大樹下的石墩上,貪婪地眺望著沐浴在夕陽余暉中的山林。
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會拿出老伴的遺像,仔細端詳,用長滿老繭的雙手反復(fù)摩挲,一遍又一遍。
“這么些年苦了你和孩子。”撫摸著遺像,鄧文秀滿含愧疚,自言自語。
沒人知道,為了眼前這個簡陋的住所,鄧文秀幾乎把幸福的家庭推向了“絕境”。老伴帶著孩子在老家生活,而他只能在雨雪天氣里,帶著滿身泥濘匆匆回家,待全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后又滿含不舍地匆匆離去。
隨著鄧文秀的兒子女兒相繼長大成人,成家立業(yè),老伴也終于住進了她魂牽夢繞的陋室,給他洗衣做飯,與他一起守在大山深處。然而,幸福的二人生活還沒過幾年,老伴就患病去世,即使在老伴住院治療的時候,鄧文秀依然每天穿行在山林中無法抽身回家。即使在老伴去世后,周圍所有人都認為鄧文秀應(yīng)該在山上就地取材,給老伴打一副上好的柏木棺材,然而當老鄧把松木棺材拉回家時,周圍人在大呼意外的同時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劈材、加水、點火,伴隨著火苗的閃爍,爐子上鐵鍋發(fā)出的聲響歡快悅耳,只有每天這個時候,鄧文秀才能也才敢悠閑地點燃一支香煙?!叭魏我唤z火苗都有可能引起一場大火,身為護林員我更深知這一點。”鄧文秀在巡山護林中,不禁要想群眾宣傳林業(yè)相關(guān)法律知識,組織村民亂砍亂伐,還要隨時提醒進山人員不要攜帶火種,甚至有時候還要固執(zhí)地“搜身”,然后才放心地接著巡山。
蒼茫暮色籠罩了山林,方圓幾公里內(nèi)不見一星燈火,山風在耳邊呼呼作響,鄧文秀住所旁最近的村莊也隔著五六公里。就著咸菜吃完滾開水泡饃饃后,在昏黃微弱的燭光里,鄧文秀開始認真填寫巡山日記。而一旁的木箱中,上百本塵封的巡山日記無聲訴說著鄧文秀33年走過的艱辛和坎坷。
如今,鄧文秀的兒子鄧佳佳林校畢業(yè)后,經(jīng)過選拔考試加入到了森林公安的隊伍,延續(xù)著爺爺和父親守護青山的信念。
“我和老公是經(jīng)人介紹認識的?!编囄男愕膬合眿D劉毅介紹,公公是遠近聞名的大名人,由于自己家就在他巡山的范圍內(nèi),自己也聽到過很多關(guān)于他的故事。當?shù)弥饺私榻B的正是鄧佳佳時,劉毅自信地覺得這次相親有譜?!斑@樣憨厚淳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不會差?!惫黄淙?,劉毅被鄧佳佳的質(zhì)樸和真誠所打動,兩人順利牽手步入了婚姻殿堂。
父輩們單純古老的愛情在他們身上重演,鄧佳佳每天在三交林場忙碌,長時間不能回家。作為人民教師的劉毅,就像理解公公一樣支持丈夫的工作,含辛茹苦地撫養(yǎng)孩子。
記者了解到,三交林場管理站共轄21萬畝,像鄧文秀這樣的護林員共有15名。
采訪即將結(jié)束時,三交林場管理站楊于軍場長介紹,林場各管護站已經(jīng)配備了太陽能無線圖傳監(jiān)控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夠?qū)λ羞M入山林的人車動物進行自動拍照,同時將圖像回傳場站,考慮到鄧文秀已經(jīng)56歲,場站為他們配備了摩托車,雖然難走的地方還需要徒步跋涉,但騎著摩托巡護總能節(jié)省下很多時間,鄧文秀將告別每天住在山林的歷史。
采訪札記
今天過去了,明天還將繼續(xù)……這是我今生最難忘的一次采訪。
從三交林場管理站到辛莊管護站駕車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車輛行駛在鄧文秀每天徒步巡山的小道上,路旁灌木的枝梢劃著車身隱隱作響,刺耳的聲響讓人感到莫名的心痛和心酸。
在陡峭崎嶇的山林間穿梭,有著33年巡山經(jīng)歷的鄧文秀健步如飛,我們卻始終跟不上他的步伐,不得已老鄧數(shù)次停下來等我們。也許是一個人徒步行足早已成為習(xí)慣,一路上鄧文秀的話很少,但他反復(fù)提醒我們“注意腳下安全”。
從辛莊管護站返回時早已華燈初上,車輛行駛在顛簸的路上,我的心始終難以平靜。鄧文秀用他的質(zhì)樸、善良和執(zhí)著,守住了3萬畝山林,更耐住了寂寞和清貧,收獲了幸福。
臨汾新聞網(wǎng)記者 蘇亞兵 盧凱
責任編輯:姚建
上一篇: 浮山:冬季用電檢查贏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