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樓巷 臨汾有個小鼓樓?

2016-01-21 10:38:33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平陽府有座大鼓樓,半截子插在云里頭。”這句對鼓樓的描述,臨汾人耳熟能詳。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臨汾曾經(jīng)還有一座小鼓樓。近日,記者走訪鼓樓西大街一帶,探尋關于小鼓樓和小鼓樓巷的風華容貌。

  偶知小鼓樓 多方去尋找

  在地名故事的采訪過程中,記者偶然找到了關于臨汾小鼓樓的記載。三晉文化叢書《臨汾古城歷史文物六十年風雨滄桑》中記載,明清時代,臨汾城內(nèi)以大中樓為中心形成東西南北4街,東街有鐘樓(原堯都區(qū)政府門前),西街有鼓樓(俗稱小鼓樓,在今市委門前附近,這里原有街巷,名為小鼓樓巷),遙相對應,南街建有三歇垂檐大牌樓,以壯觀瞻。

  但隨后尋找小鼓樓身影的過程卻異常艱難。記者根據(jù)史料所載地址,沿著鼓樓西大街一路尋訪,大部分市民都表示沒有聽說過小鼓樓。

  在問過十余人后,終于聽到了一點小鼓樓的蛛絲馬跡。71歲的王先生說:鼓樓西這一帶原來確實有個小鼓樓,好像在臨汾一中學校里面,具體是什么樣子我也不太清楚?!倍c他同行的人都表示,根本沒有聽說過有小鼓樓。

  未聞巷模樣 只聽鐘鼓響

  經(jīng)王先生推薦,記者來到臨汾一中,找到了80歲的賀先生。“這里原來有座小鼓樓,位置就在現(xiàn)在市委信訪辦公室正前方的馬路上?!辟R先生說,不知道小鼓樓因為什么原因建起來的,只記得它的外型幾乎和鼓樓一樣,同樣是三層樓,規(guī)模卻小得多,此外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鼓樓底座有東西南北都通的門洞,而小鼓樓則只有東西可通的門洞,南北與周圍的民居相連。

  “這小鼓樓一直存在,大概在上世紀80年代鼓樓西街擴建時,才將小鼓樓拆除。”王先生表示,如今對于小鼓樓,已經(jīng)很少有人記得了。

  當記者詢問是否知道小鼓樓巷時,賀先生表示沒有聽說過胡同的存在。

  記者查詢資料得知,臨汾大中樓,古時最早以鼓聲報警、報時,鼓聲、鐘聲交替運用。沒有鐘表的時代,人們只能通過鐘鼓樓了解時間的更替。雖然小鐘樓不復存在,但留存在人們腦海中的記憶,讓曾經(jīng)古色古香的華美建筑再次煥發(fā)出光彩。

  古風已消失 記憶仍留存

  康熙五十七年《臨汾縣志》中有文學家孔尚任一首《踏燈詞十二首》,其中一句“大鼓樓連小鼓樓,香輪交輾路成溝”提到了小鼓樓。

  據(jù)賀先生介紹,小鼓樓與基座無梁,上做二層三檐十字歇山頂樓閣,結構與鼓樓一樣,建筑恢宏壯觀,而在它周圍也分布著很多造型精巧的建筑?!芭R汾一中的校址曾經(jīng)有一座文廟,在現(xiàn)在一中家屬院以西的位置,原來是有名的都督府,聽說以前慈禧來了就住在那里?!?/p>

  經(jīng)查詢資料,證實了賀先生的說法。據(jù)洪武《平陽志》記載,平陽府署原在城內(nèi)西北隅庠序坊,后于永樂二年(1404年)遷到今軍分區(qū)和市委的位置,并于清康熙年間重修。平陽府署,民國時期西部為警備司令部,新中國成立后為臨汾軍分區(qū),東部為原地委駐地。府署東側為同知署,民國時期為省立第六中學,現(xiàn)為臨汾一中。平陽府署于20世紀80年代末徹底消失,如今只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中。

  此外,平陽府文廟,即平陽府學,在今鼓樓東大街北側體育北街東側的市農(nóng)委和市幼兒園處。原在城內(nèi)西部平陽府署前,即今市委機關址。

  走在鼓樓西街一帶,記者仿佛看到曾經(jīng)安靜的夜空,耳邊傳來悠長的鼓聲,街頭巷尾的人們忙著手中的活計兒,一片安詳。

  記者 亢亞莉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