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者要關注老百姓。
很多人對“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句話耳熟能詳,這是中央臺《百姓故事》欄目的定位。這句話令人難以忘懷,是因為它堅持了“三貼近”的原則。作為記者,只要我們在新聞報道中時刻想著“三貼近”原則,寫出的報道反映與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話題,就會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自然就會引起社會關注。這就要求記者采訪中要把自己的視角平民化。當然,這并不是說要寫好新聞,就要專門地去尋找普通老百姓。其實,有時候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只要留心,處處都有好新聞。
就以我的獲獎通訊《千里問候一Q牽》為例。這篇稿子就是關注了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2010年4月13日上午,我陪母親去養(yǎng)老保險中心年檢。在服務大廳排隊等候時,我看到那里的工作人員對著電腦視頻聊天,還又說又笑。當時我很納悶,上班時間怎么公然敢在服務大廳視頻聊天?不怕群眾監(jiān)督?不怕領導檢查?不怕造成不良影響?憑著記者的職業(yè)敏感,我立刻走到工作人員那里,腦子里的一個個問號,像子彈一樣飛到了他們耳朵里。當時有個叫張帆的工作人員知道了我的身份后,告訴我說:“我們這是在利用QQ聊天,進行養(yǎng)老保險年檢工作。”聽了他的解釋,我恍然大悟。現(xiàn)在大多人上QQ是聊天、游戲,但是這里卻是利用QQ進行年檢工作,我敏感地意識到這是個值得報道的新生事物。
二、采訪要確立新聞價值。
新聞從來就不僅僅是對事實的客觀敘述,還包括價值判斷。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也就是說采訪必須深入細致。現(xiàn)在有些記者出去采訪有個材料就算完事。其實,這種方式不利于找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我們應該堅決摒棄這種做法。南宋詩人陸游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采訪就要有“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態(tài)度”,不能怕吃苦。一次采訪不成功,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四次、五次,甚至更多。直到采出有新聞價值的素材,寫作時用講故事、抓細節(jié)來充分體現(xiàn)主題。這樣才能吸引讀者,引起社會關注。
《千里問候一Q牽》這篇稿子,我?guī)状尾稍L工作人員、年檢老人的子女、養(yǎng)老保險中心的主任解耀中。從對他們的采訪中我了解到通過QQ聊天進行年檢,這樣既防止已經(jīng)去世的人冒領工資,還節(jié)約資金、節(jié)約時間,方便群眾。采訪中我抓住了典型的事例。就是文中所說“市醫(yī)院的一位吳姓老人,退休后到了廣州,因為年齡大了,不方便回臨汾。為了確認,我和醫(yī)院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去廣州面見她,那次見面真有一種跟“地下黨”接頭的感覺。去那里前,因為雙方互不認識。我們與老人在電話里約好在公園門口見面,讓老人手持一本老年雜志??墒菦]想到,幾經(jīng)奔波從臨汾到了廣州約定的公園,左等右等不見老人,她家里沒人接電話,老人又沒有手機。眼見天黑,無奈只好回到賓館。晚上給老人聯(lián)系時,才知道原來那個公園有好幾個門,老人和他們就在互相找的過程中擦肩而過。他們再次約定時間和地點,才終于見面。那次為了這位老人的年檢,工作人員幾天吃住行就花費幾千元錢?!?br /> 通過這個典型事例的舉證,讓讀者感到市機關事業(yè)養(yǎng)老保險管理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利用網(wǎng)絡科技,進行人性化的服務,不僅為國家節(jié)約了大量的資金,還方便了不方便的人,堵塞了管理漏洞,拓寬了管理路子,加長了管理手臂,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不就是好新聞嗎?那么是不是只要確立了新聞價值,寫出了稿子,自然會引起讀者的關注呢?就會引起社會的關注嗎?
三、反復推敲出佳作。1.內容要不斷修改。大多數(shù)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寫稿的時候,覺得那個素材都很重要,往往是長篇大論。這就要求我們稿子寫完后,一定要多改幾遍,去粗取精。
唐朝詩人賈島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清朝詩人顧文煒也是“為求一字穩(wěn),耐得半宵寒”。這些有名的詩人無不是對自己的作品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琢磨了又琢磨,推敲了又推敲。才能夠讓自己的作品流傳百世。與這些名人相比,我們可能就沒有這耐心。稿子寫回來,簡單看了就交給編輯。尤其是現(xiàn)在都是用電腦寫作,不像以前用筆在紙上寫出來,改的時候比較直觀。我們且不說稿子寫完改千遍百遍,那么我們改十遍八遍,總應該有耐心吧。因此,稿子寫出來后,不要急于發(fā)表,反復看幾遍,反復念幾遍,反復改幾遍,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就能把文章修改得更加完美些。
2.題目要不斷推敲?,F(xiàn)代社會,媒體很多,新聞的來源也很多。人們那里有時間把每個新聞都通讀了呢?有句話說“看書看皮,看報看題”。 這就要求文章的標題一定要醒目。就拿《千里問候一Q牽》這篇稿子來說吧,在采訪時,我認為這個做法是方便了不方便的人。當時在采訪的過程中就初步定了題目《方便不方便的人》,還覺得這個題目不錯。但是,再讀的時候,又覺得很繞口。在隨后做版、編稿子的過程中,又反復琢磨推敲題目,改成《熒屏方便你我他》,也不合適,這熒屏只是針對那些不方便年檢的人。在付印版面時題目改為《QQ聊天到熒屏,千里問候送到家》。當時還以為不錯。晚上10點左右,在與一個好朋友視頻聊天時,他說了句“千里問候一Q牽”,忽然就覺得這不正好吻合我這個稿子嗎?于是,我馬上就從家里趕到單位,把題目改成《千里問候一Q牽》,事實證明,這個稿子題目是改好了,這篇稿子見報后,《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報》《臨汾市人民政府網(wǎng)》《臨汾市人社工作動態(tài)》《山西省機關事業(yè)養(yǎng)老保險信息》等都進行了轉載。
詩人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說,新的不僅是太陽,更是發(fā)生在太陽下面的好新聞。我們只要不斷發(fā)現(xiàn)就會寫出好新聞!
財經(jīng)周刊 衛(wèi)紅麗
【責任編輯: 劉靜】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從北大荒一路走來的愛情》創(chuàng)作感受
下一篇: 杜絕差錯 提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