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申紀蘭:一生忠誠 一心為民

2021-09-25 08:14:48 來源:山西日報   瀏覽次數(shù):

  秋日的西溝村,一派繁忙熱鬧的場景。昔日戰(zhàn)天斗地壘起的萬畝育苗坑里,整齊劃一地排列著核桃樹、蘋果樹,豐收的成色與山林的綠色,共同浸染出大自然的底色……
  這樣的時刻,怎能不想起“申大姐”:一頭短發(fā),一雙布鞋,一輩子藍衣青褲……她的形象早已刻在人們心底。
  她聽黨話、跟黨走,用一生的赤誠,在群眾心中樹立起豐碑。在西溝人心里,她既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也是一位普通勞動者。
  1951年,西溝村成立初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20歲出頭的申紀蘭當選副社長。這對外嫁西溝的申紀蘭是一種信任,更是一個考驗。不甘落后的她,申請社里專門給女社員劃出一塊地,和男社員展開勞動競賽。不服輸?shù)纳昙o蘭,最終帶領女社員在這場競賽中贏得勝利。
  正是她的這份“倔強”為當?shù)貗D女贏得同等的勞動權利和尊嚴,她的事跡更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申紀蘭也因此作為唯一的農(nóng)民代表,參加了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二次世界婦女大會。
  她將人民融入心田,帶著責任和感恩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鄭太高鐵早已通車。大家在享受快捷便利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知道,2014年的全國兩會上,86歲高齡的申紀蘭曾將一份名為《關于盡快建設太原(經(jīng)長治、晉城)至焦作客運專線(城際)鐵路的建議》鄭重提交給大會。
  “以前去北京開會,光去長治,就得走四個多小時。現(xiàn)在坐著高鐵,兩個小時我就從北京到了安陽,再用一個小時就到了西溝了。你說這交通重要不重要?”這是申紀蘭生前常說的話。她有過騎著毛驢去開會的曲折經(jīng)歷,有過吃不飽飯的苦澀記憶,有過血染荒山的艱難奮斗,因此她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關注國計民生、改善農(nóng)民生活上。她的每份建議都來自對農(nóng)村生活的深刻體會,更來自于人民的心聲。
  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的申紀蘭,始終不忘學習。“當人大代表,你不學習怎么能行?怎么能代表了人民,怎么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說話?只要是黨說的話,都得認真學習、認真聽,從實際出發(fā)帶領群眾去建設。毛主席帶領大家建立了新中國,建設了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大家要去實現(xiàn)中國夢,這是黨的光榮任務,不是哪個人的事情,是全國人民的一件大事情,不能馬馬虎虎,要認認真真落實才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西溝村在太行山深處,山連山,溝套溝。在解放初期,是個‘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沒土光石頭,神仙來干也發(fā)愁’的窮地方?,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滿山松柏,都是申紀蘭帶領大家在石頭縫里種出來的?!笔斋@的季節(jié),來西溝村紀蘭黨性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的黨員多了起來。講解員張寧寧講解的時候眼中噙著淚水,沒有誰比土生土長的他們更了解那段艱難的歲月。
  1951年西溝初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成立,申紀蘭利用冬閑帶領社員在山溝里打壩造地30畝,來年一場暴雨沖了個精光。看著一片狼藉的莊稼地,申紀蘭堅定地說:“那咱就先栽樹,再治溝,綠化荒山永不愁?!彼龓ьI大家先是在南坡種下了300畝松子。第二年上山一看,300畝荒坡只有幾棵小苗破土而出。
  她毫不氣餒,繼續(xù)帶領群眾在南坡播種,同時加強了看管和養(yǎng)護,綠油油的小苗終于覆蓋了南坡,西溝開始大面積植樹造林。那時候申紀蘭帶領婦女們天不亮就上山,大黑了才回家。饑了啃幾口窩窩頭,渴了喝幾口冷水,硬是在小干石山上造了1200畝林,成活率在90%以上。
  作為一名黨員、勞動模范,就是要時時刻刻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申紀蘭用自己的行動,闡釋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不是西溝離不開我,是我離不開西溝,離不開勞動?!鄙昙o蘭先后擔任過平順縣委副書記、省婦聯(lián)主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但她始終堅持不轉戶口、不脫離勞動、不拿工資。
  從青山一脈披綠裝到眾志成城奔小康,西溝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留下她那藍衣青褲的身影。又到豐收時,枝頭豐滿,大地充盈。西溝老老少少都在說,紀蘭沒走,山在那里,她也在那里。

本報記者李家鳴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