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改革開放40年 從蝸居點點到廣廈萬千

2018-12-28 09:15:57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這首歌大家都不會陌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我們又怎能忘記改革開放帶給我們春天般的故事呢!

  作為時代的同齡人,我慶幸自己能親歷并感受這一歷史性的變革,四十年在時間的長河里不過是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四十年前,我還是爸媽身邊的乖女兒,四十年后,我的兒子已長得英俊挺拔;四十年的時間,生活變遷已如天壤之別,所有的感受盡在我的眼界中。尤其是從住房的變遷可以見證時代的發(fā)展,可以見證改革的碩果。

  1979年,六歲的我還沒有上小學,當時也不上幼兒園,每天無憂無慮,爸媽在工廠上班,我家四口人則住在廠里分給爸媽的一間宿舍里,在那間宿舍放了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單人床、寫字臺,還要做飯、吃飯,一間僅有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囊括了臥室、客廳、廚房、餐廳的功能。地面是磚鋪的,墻面是水泥的.冬天還要生爐子取暖,溫度也僅有十幾度,最擔心的是怕晚上睡覺中煤氣,在我的記憶中,媽媽、妹妹和我就中過一次煤氣,早上迷迷糊糊醒來,渾身沒勁,頭疼得厲害,當時爸爸還說這娘仨兒怎么都感冒啦。當時也不知道是中煤氣,回想起來好后怕。就是在這間宿舍里,我們全家一住就是七八年。好的是廠子的大院是我活動的場地,可以隨意地玩,跳繩、丟沙包、騎自行車,小小的我倒也玩得不亦樂乎。

  1989年,我家終于在廠里分的家屬區(qū)蓋起了一座屬于自己的房子,2分多地,三間房子,一個小院,比起在廠里那一間宿舍,居住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水磨石地面,粉刷雪白的墻面,還做了一套組合柜和沙發(fā),院子里有廚房、衛(wèi)生間,還安裝了土暖氣,再也不用擔心煤氣中毒事件的發(fā)生了。美中不足的就是冬天燒暖氣有點麻煩,記得那時一到冬天,要提前買煤,爸爸的雙手深深地侵入煤黑污漬,洗也洗不掉,每天晚上半夜還得起來看鍋爐,早上又掏煤灰、倒灰……一旦鍋爐滅了,生火更是一檔子事,即使那樣,在當時我們已經很滿足啦。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這首曾流行一時的歌曲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住樓房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1992年,我結婚時老公家買的是一套70多平方米的樓房,兩室一廳。住樓房和平房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做飯和吃飯不用院子房子里外兩頭跑,就是做飯時油煙味很重,那時沒有油煙機,油煙只能通過打開窗戶往外散發(fā);上廁所也不用再跑到院子里了,暖氣是自己燒那種蜂窩煤的暖氣爐,不是很暖和。但有這樣的房子住,在當時已經是很“奢侈”,我們把房子裝扮得很有生活氣息,隔三差五邀請朋友們來小聚,時光在溫馨中流逝。

  此后,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我家又陸續(xù)經歷了三次搬遷,面積也逐漸在加大,生活設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家中有了暖氣,不用自己燒土暖氣了,廚房面積也大了許多,安裝了油煙機,做飯時廚房門一關,再也不用擔心油煙往客廳、臥室跑了。在此期間,家里的家用電器幾乎每年都有添新、換新,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二十世紀初期,我們的縣城也經歷了大規(guī)模的城市規(guī)劃建設、棚戶區(qū)改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工程建設,房地產市場一片繁榮。汾河以西的小區(qū)不斷增加,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尤其是汾河岸邊的小區(qū),沿河而建,站在窗前,汾河美景盡收眼底。

  2012年,我家也終于下決心在河西買套房,140多平方米三室兩廳兩衛(wèi),精心裝修后,一家人開開心心地搬進了新家,現代化的家具、家電,時尚的沙發(fā)、地暖、天然氣……寬敞明亮,生活便利,出門不遠就有廣場、公園、健身場所,我們的居住環(huán)境邁上了新臺階,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安居方能樂業(yè),住房的變化就是社會變遷、時代進步的縮影,見證著改革開放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歲月更迭,滄海桑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發(fā)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用老媽的話說,40年的變化太大,她從媽媽變成了外婆,從艱苦走向了幸福。40年的收獲也太多,享受到了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看到了孩子們的學有所成、住有所居。而這些都是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幸福。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70后的我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在成長過程中享受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也感受著國家巨大的變化。風華正茂、年富力強的我們要接過老一輩改革開放旗幟,投身到改革創(chuàng)新的大浪中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辱使命,不忘初心,不負夢想。

  李曉云(作者單位:襄汾縣人民醫(yī)院)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