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塞罕壩林場宣傳處)
央視網(wǎng)消息:偌大的塞罕壩林場,不論哪片林地的位置、面積和生長情況,顧殿江都能脫口而出。
自1976年來到千層板林場,顧殿江已在這里工作了41年,日日以腳為筆,以心為墨,以林區(qū)為紙,繪就了一幅塞罕壩林區(qū)的“活地圖”。哪里有坑有洼,哪里的幼苗長得壯實,他一清二楚。
“熟能生巧吧。我因為上學少,就自己多跑、多看、多琢磨。”顧殿江自知文化不高,記憶力沒有得到過科學訓練,他就隨身揣一個小本本,每到一片林地,就認真記下這片林木的名稱、形態(tài),大致畝數(shù),山地形狀、特色標志等等,小本本畫滿了各種獨特的標記和符號。長此以往,日日親近,慢慢地就不用這個小本本了,他就像一部精密的雷達搜索器,哪塊山川,哪片林地,哪些溝汊和禁地,他都出入自由。
如今,63歲的顧殿江已經(jīng)退休,但忙碌的季節(jié),他仍然會回來搭把手。
割灌工人在前面走,顧殿江一路跟隨。手里拿著卷尺,一邊走,一邊不時用腳歸置著割下的灌草,走到幼苗附近,常常蹲下用尺子測量一下。割灌工人割完一行后,靠在樹邊休息。顧殿江趕緊走過去,給工人講解技術(shù)要領(lǐng),叮囑如何移動割灌機以確保不傷到幼苗。
“幼苗每長一歲,就會在節(jié)處分出一些杈子。數(shù)一數(shù)有幾節(jié),就知道苗子的年齡了?!鳖櫟罱裾疹欛唏僦械膵雰阂粯雍亲o這些幼苗。
草太深,怕幼林吸收不到陽光。塞罕壩林場制定了細致入微的割灌技術(shù)標準,對割后的余茬高度等,都有著“苛刻”的要求。標準嚴格執(zhí)行,一點不能馬虎。
天太冷,又怕幼苗被凍傷。對于高度30厘米以下的幼苗,塞罕壩人采用蓋土的方式。埋土時,先取一鍬土墊在苗木根部作為枕土,之后再取土逐漸向上輕輕覆蓋,直至將苗木蓋嚴實。對于高一些的苗木,則采用綁草簾的方法。先插入一根木棍,然后將草簾纏繞木棍一圈后,連同苗木一同包裹住。
顧殿江呵護的最早一批幼苗,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成了郁郁蔥蔥的挺拔大樹。
“這兩年歲數(shù)大了,背有點駝了,越來越矮了。但這些樹木始終在向上生長,原來放在手里小小的,現(xiàn)在都很高大了。看著苗木越長越好,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顧殿江說。(來源:河北省委宣傳部 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