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方言中的典故和古音

安希孟

2018-10-17 17:10:32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方言土語,俚俗土話,最大特點是沒有規(guī)矩可依循。此文的主旨是“方言里的古代讀音”,但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也不好硬性發(fā)現(xiàn)。方言,語言的活化石。本文間或征引古文,以加強權(quán)威性。

  坐,翼城方言念“cuo”,符合古代讀音規(guī)則。坐下,叫“cuoha”。相同發(fā)音有挫、銼、矬、痤、剉、睉、莝、脞。

  石頭叫“砥石”,中流砥柱。砥石,很雅,磨石,砥礪,是個古詞?!痘茨献印ふf山訓(xùn)》:“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蓖醭洹墩摵狻っ黯А罚骸绊剖瘎瘏?,欲求銛也。”

  女孩叫“丫頭”,頭上羊角辮,分丫。古代女孩子在及笄之前,頭上都要梳著兩個“髻”,左右分開,對稱而立,像個“丫”字,所以稱為“丫頭”。唐代劉禹錫《寄贈小樊》詩云:“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庇纸虚|女,不出閨門。閨,閨房或閨閣,古代女子起居坐臥、修煉女紅、研習(xí)詩書禮儀的場所。閨女就是閨房里的女子。

  公雞打架,叫“掐(qian)架”,翼城土話,掐,讀“qian”,不念“qia”。掐,用手指刺入卡扼?!疤崾帧迸浴稗小奔印芭`”(xiàn,小坑)作聲旁,“臽”。掐,類似發(fā)an音的,有餡、陷、焰、閻、諂、淊(同淹,泥水相和)、蜭、埳、惂、輡、錎、鹐、欿(同“坎”)。

  翼城方言“官兒皂兒”,皂:玄色,黑色。皂,差役、黑衣吏員、掾?qū)僦^也。皂吏,官吏之一種,舊時衙門內(nèi)的差役,常穿黑色衣服。“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出使宮市的太監(jiān);白衫兒,太監(jiān)手下爪牙的通稱。

  高粱叫“稻黍(taofu)”,因為狀如稻子,又像黍子,兼而有之。稻,“tao”,如韜、滔、瑫、搯、慆、幍。舀,上為“爪”,下為“臼”?!白Α保忍ぶ?;“臼”承受擊搗之物?!白Α迸c“臼”合,表示“以爪為杵,以臼為物,像以杵搗臼那樣用腳爪踩物”。本義為用向下?lián)舸虻姆椒ㄈ∥?,形狀如稻穗、高粱穗?/p>

  去年叫“年時”(時,不重讀,niánshi),北方許多地方的方言。孔尚任《桃花扇·拜壇》:“年時此日,問蒼天,遭的什么花甲。”

  “邋遢”,翼城讀音“l(fā)a ta”,也入乳名。

  翼城話里的“ao zao”的“ao”,上顎音。

  沒價值、不值當(dāng),翼城方言叫“不值估”。

  翼城話“彈氣”或“洋彈氣”,指過分在意?!澳銊e瞎彈氣了!”

  恓惶(xī huáng),忙碌不安、悲傷,甘晉陜方言,指窮困潦倒、可憐兮兮。李白:“白孤劍誰托,悲歌自憐,迫于恓惶,席不暇暖。”

  舵手,翼城話是“tuo手”。含“它”讀 “tuo”,類似的有鴕、駝、陀、砣、佗、鉈、跎、沱、鮀、柁。

  野,翼城念“ya”。野,當(dāng)動詞,東西丟了叫作“野(ya)了”。使動用法,如“使……被拋在野外”,指丟到野外。還有“出去野(ya)去了”。野,動詞,到野外?!疤焐n蒼,野(ya)茫茫”,是正確讀音。

  斜,方言就叫“xia”?!斑h上寒山石徑斜”,古音念“xia”,不讀“xie”。再如“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雅觀”,念“xie觀”,上古讀音,例如邪、铘、峫。

  翼城成語“扭勾捏怪”,指扭捏作態(tài),原指身體故意扭動,后指言談舉止不爽快、不大方,意指生硬編造、牽強附會。朱熹《學(xué)校貢舉私議》:“擇取經(jīng)中可為題目之句,以意扭捏,妄作主張?!敝^言談、舉止不自然?!段饔斡洝罚骸按笫ナ樟私鸸堪?,整肅衣裳,扭捏作個斯文氣象?!?/p>

  包含鄉(xiāng)土氣息的方言土語,蘊含風(fēng)土人情,體現(xiàn)了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fēng)物、禮節(jié)、習(xí)慣。福柯以考古學(xué)的方法梳理人類知識的歷史脈絡(luò),追尋時間之外,又歸于沉寂的印跡。我們也該有一點方言考古學(xué)、俚語考古學(xué)、禮俗考古學(xué),察風(fēng)俗紀,從地理環(huán)境、氣候環(huán)境、工具、生活著手研究方言的價值,追尋失落的文明遺跡。 

     

責(zé)任編輯:姚建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