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中秋將至,故鄉(xiāng)翼城的中秋,可一點兒也沒有“海上生明月”的感覺。在故鄉(xiāng),就是“山川共明月”。月光皎潔,按時下說法,農村的空氣好,沒污染,沒有月朦朧、鳥朦朧、山朦朧、樹朦朧、花朦朧、草朦朧、燈朦朧、人朦朧。
我的故鄉(xiāng)翼城縣,八月十五,普通人家常見的是打饃饃,即石頭餅,又稱石子餅,這是流行于晉陜一帶的傳統(tǒng)名點。土語叫“隔欄拖”的石頭餅,也應該是月餅的一種,大月餅供奉兔兒爺、月宮娘娘。石頭餅,之所以亦稱“隔欄拖”,是因為這種干糧外出時可以用棍子(翼城俗稱“隔欄”,就是柵欄)挑著走,故名。此古代太陽炙烤,乃石烹遺風。石塊傳散熱慢,不易焦煳,并且可以存儲。許多人家用線把石頭餅穿起來,晾曬在屋檐下,可以吃到冬天(只是忘記了麻雀小妹妹是否偷食)。石頭餅上添芝麻的居多,餡多為咸芝麻面,加糖的不多。比較富裕人家裹加蜂蜜,算是高檔次的。翼城還有用杏仁、油和面做的“干饃”,香酥薄脆,適口充腸,有餅干的風味,但易碎。干饃存儲三五個月,脆香味不變。
翼城故鄉(xiāng)婦女在被稱作“鏊”(ao,凹,內部凹陷)或“凹”的平底鍋(烙餅的器具,用鑄鐵做成,平面圓形,三根腿,專一烙餅)里,把鴿子蛋大小的卵石燒燙,用馬勺盛出一半,生面餅子放置其上,再覆蓋另一半石子。烙出的餅子表面凹凸不平,一般不會焦煳,可以久存。生面餅子是發(fā)面餅。我們家曾經是個和睦大家族,伯母、嬸母和我媽媽中秋節(jié)打餅子,通常通力合作,有時候打到天黑。院子里有“鍋鍋”,入夜,人面火光相映紅。
石頭餅有大有小,最大的按照餅鍋容許充其量。媽媽打制的餅子有各種形制,擺放成寶塔形狀,七八個一摞,由下到上,石頭餅的直徑漸次縮小,底部最大的一尺直徑,最上的就是小巧玲瓏的石頭餅子。頂層站立一只兔子形狀的石頭餅,站不穩(wěn)妥,勉強支撐。再頂端也有人插菊花表示登高的。
1965年秋天,我到北京“赴任”上大學。有翼城同學帶的隔欄拖,怕霉變,在太原火車站爬上樹晾曬。如今太原街頭,有制售石頭餅的,“況味”與小時候的石頭餅無法比擬——注意,“況味”,重在“況”(境況)上。慈禧逃難時吃的窩頭,后來再吃就不香,只好發(fā)明栗子面窩頭。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也是這么個理兒。(安希孟)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