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認為燮父遷徙的地方在平陽堯墟之南的晉水之陽,即今襄汾縣襄陵鎮(zhèn)北街村的晉陽故地。這個地方既非古唐國早期范圍內(nèi)的所謂“晉水”之地,更非舊說晉之得名源于太原之晉水,因太原的“晉水”與叔虞封唐的地望差之千里,絕然不是燮父改晉因之的晉水。而且這個所謂晉水和相對應(yīng)的太原晉陽始名時間也在去唐改晉之后。對此,顧炎武先生曾斷言否定,晉之始見春秋,其都在翼,今平陽翼城縣也……所謂成王滅唐而封大叔者也。它北距晉陽七百里,即后世遷國,亦遠不相及……況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后始開縣邑,而前此不見于傳。”鑒此可知,太原晉水、晉陽的出現(xiàn)不僅表明這兩個地名是后人移植而來的,而且佐證燮父遷徙到襄陵的晉水之旁、定都晉水之陽的晉陽之名是可信的歷史事實。
關(guān)于平水、晉水的源流《襄陵縣志》(民國八年版)早已明述:平水,在縣西北十五里平山下,脈分十二官河,灌臨(今堯都區(qū))、襄(古襄陵縣)二縣民田,即今之龍子祠水,古稱平陽河。晉水,在縣(古襄陵縣)治屏霍門外,其源出姑射山,晉水匯入平水,東注入汾?!爆F(xiàn)在源頭晉掌(掌管水利)村依然存在,泉水仍日夜川流不息,造富一方。由于這里兩河流域水源充足,平湖明珠出在其中,環(huán)境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人謂晉山晉水、晉善晉美。
作者:劉武經(jīng) 李晨 陳樹孝 劉濤
(未完待續(xù))
責(zé)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