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晉國遷都新田
侯馬晉國故城遺址,是最早實證晉國歷史的考古發(fā)現(xiàn)。古城址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1200米。城址內發(fā)現(xiàn)有制造銅器、陶器、石器、骨器的手工業(yè)作坊的遺跡。其中鑄銅遺址的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包括100多塊銅錠、鉛錠、鑄銅生產工具及3萬余件陶范??脊艑W家認定,從晉景公十五年,到晉靜公二年,經歷了208年。在長達兩個世紀里,這里是晉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那時候,侯馬以新田為名。晉國遷都新田,是因為晉景公十四年(前586年),發(fā)生了一次山崩大災。崩裂的是梁山,在今陜西省韓城市的黃河岸邊。梁山崩塌后堵塞了黃河,雍河三日不流”。這梁山可不是普通山巒,是“晉望”之山,即晉國祭祀的名山。梁山的崩塌驚動了晉景公,他召見大夫伯宗查找忌諱。伯宗尋訪絳人,絳人告訴他:山崩無法改變,但國主山川,為不祥之兆,要扭轉這種局面,國君必須“為之不舉、降服、彩縵、徹樂、祝幣、出次”。也就是要求國君不吃肉食,減少飯菜,不穿盛裝,不彩飾車輛,不聽音樂,要祭祀神靈,還要離開住的地方。
前幾項晉景公都一一照辦了,惟有這離開住的地方不好辦,但也得辦呀!于是,便有了遷都新田的動意。
其實,遷都新田的根本原因是晉國考量時局,調整發(fā)展戰(zhàn)略。先前,晉國聯(lián)合魯、衛(wèi)、曹三國打敗了齊國。
晉國征討齊國,是因為齊國侵吞魯國,這是主持公道。
戰(zhàn)事一完,晉景公派上軍大夫鞏朔“獻齊捷于周”,向周天子定王去報告勝利。這是有先例的,當年晉文公城濮之戰(zhàn)打敗楚國,報捷后周襄王還親自迎接過。遺憾的是,時過境遷,今非昔比,周天子不是周襄王,晉國也不再是往昔那如日中天的晉國。周定王不屑一顧,居然不見這位晉國大夫。只命王室大臣單襄公轉告晉使鞏朔,晉齊之爭屬于兄弟間的爭斗,沒有什么功勞可言。況且,晉國大夫鞏朔不是天子任命的卿,級別低微,不值得接見。本來晉國想討個獎賞,沒想到卻弄了個沒趣。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