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丁村人汾河灣漁獵
丁村文化晚段,屬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地點在丁村汾河對岸的丁家溝口。這里背依黃土,面瀕汾河,由兩種文化組成。一種沿襲丁村文化傳統(tǒng)的粗大石器,主要有大石片、三棱大尖狀器、斧狀器、寬型斧狀器、雙陽面石刀、石球等組成。一種是以燧石為主要原料制作的典型細石器,品類有錐形、楔形、船形等形態(tài)的石棱以及細石葉、石棱式小刀、短身圓頭刮削器、斜邊雕刻器、琢背小刀、圓底石鏃、楔形析器等。很明顯,丁村晚段文化是兩種不同性質(zhì)文化的融合體,是傳統(tǒng)的丁村文化接受了業(yè)已成熟發(fā)展的細石器文化的影響而走向了更高的境界。學者們據(jù)其性質(zhì)又將之稱為“新丁村文化”,距今約二萬六千年左右。
“丁村人”上承北京猿人,下啟山頂洞人,幾乎連貫了三十萬年的時間,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丁村人制造的石器,主要用于狩獵。豐富的動物化石讓我們看到了丁村人的食物。丁村發(fā)現(xiàn)的動物群有6目28種之多。食蟲目有鼴鼠,食肉目有狼、貉、狐、熊、獾,奇蹄目有野驢、野馬、披毛犀、梅氏犀,偶蹄目有野豬、赤鹿、葛氏斑鹿、大角鹿等,長鼻目有印度象,嚙齒目有河貍等等。這些動物和“丁村人”同生共長在汾河灣,構(gòu)成一幅遠古的風情圖卷。
在眾多的石器中,有一顆石球。石球拴著草繩,草繩拴上長桿就能投擲。這多數(shù)用于獵獲猛獸,遇到野豬類的猛獸,先祖就會將拴著石球的長桿投擲出去。
長桿碰在猛獸身上不動了,石球卻帶著草繩一圈一圈轉(zhuǎn)動,將長桿死死纏緊猛獸。同時投擲出的帶長桿的石球不是一件兩件,而是好多件。纏滿長桿的猛獸在密林中無法行走,更別說逃竄,只能成了獵物。猛獸的蠻力,輸給了先祖的智力。
石球,是先祖智力的創(chuàng)造物。它創(chuàng)造了先祖更廣闊的食物空間。石球被稱為“原始炮彈”,被陳列進了中國軍事博物館。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