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想起她

2011-10-22 10:31:00 來源:

提起她,不由自主地開啟了記憶的閘門,仿佛聽到了2009年5月16日濱河西路北延工程奠基時響徹云霄的威風聲,亦宛如看到了2010年9月10日竣工時飄揚的彩旗和飛舞的禮花。從揭開濱河西路北延工程的序幕到竣工通車,近500個日日夜夜,星轉斗移,千余名建設者不遺余力、辛勤工作、宿營工地,用辛勞的汗水和智慧書寫了城市的文明與光榮。

感念馮師傅 感恩馮師傅
2009年9月,雖值秋后,但太陽的炎熱仍在繼續(xù),辛苦勞作的人們頭上依然是大汗淋漓,脖子上或手腕上搭纏著的毛巾仍然發(fā)揮著作用。這亦是工程中勞力活最多、最重、最累的時候,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空間的限制,工地安全質量檢查人員必須到位,旁站硬守。在工程指揮部負責通勤車的司機馮師傅,年齡已55歲,臉微黑,身材魁偉,但仍透著幾分俊氣。他辦事認真,每天早上5:30準時接指揮部各科室的人員并負責分送到各個工段作業(yè)面上,著實辛苦。記得那是學校剛開學不幾天的日子,他開車去工地送人,途經(jīng)南蘆村口時,看見一股濃煙霧柱,突然竄起十幾米高,馮師傅意識到是煤氣管道破裂漏氣,便緊急剎車熄火,推開車門跳下車,大喊“煤氣漏氣啦”!一面指揮現(xiàn)場機械操作人員撤離,一面指揮車上的工作人員用測繩拉起警戒線,引導上學的學生、路過的行人、車輛繞道行駛。并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了事故。歷時四個多小時,馮師傅一刻都沒有離開事故現(xiàn)場,由于他站在下風口方位,隨風刮來的刺鼻的煤氣味不時嗆熏著他,返回指揮部后他感到頭痛、頭暈、惡心,最后到醫(yī)院確診為輕度煤氣中毒,可他仍堅持工作,一邊上班一邊治療,真是細微之處見精神,位卑亦不忘民責的楷模。他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謝您馮師傅,暢通的北延工程銘刻著您的一份功勞。

感念沿途干部群眾 感恩沿途干部群眾
征地拆遷,天下一難。若想工程早完工,征地拆遷得先行。該工程全長約5公里,途經(jīng)堯都區(qū)管轄的馬務、南蘆、北蘆等四個村。需新征土地500余畝。時間緊、任務重。當拆遷工作進行到北蘆村時,已到了2010年的元旦。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工程“清表”工作依然進行著,但也增加了阻力和難度。個別拆遷戶與工程部門發(fā)生“小摩擦”、“小糾紛”影響著工程正常進行。堯都區(qū)、鎮(zhèn)、村各級干部全局觀念強,為了工程順利進行立即組織人員分組包干,分戶做群眾工作,特別是鎮(zhèn)村干部:有的到拆遷戶家里噓寒問暖,了解躲遷后的生活安置情況,做好善后工作;有的到田間地頭做思想工作,凜冽的寒風中一工作就是幾個小時,從早九時到夜幕降臨。在施工現(xiàn)場給大家講法律、講政策、講賠付標準、講重點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講文明拆遷、和諧拆遷,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意義??柿?,喝涼水;餓了,啃餅子,真正體會了風餐的滋味。大家頭上、臉上、衣服上全都是浮塵,一個個活脫脫成了“土地爺”。征地拆遷戶被干部們誠懇的態(tài)度、耐心的解釋、合理的賠付、潤心的語言所感動。心鎖打開、疑團解開,“化干戈為玉帛”,心悅誠服地簽訂了征地拆遷補償協(xié)議。并自覺地采伐了自家院內(nèi)的、地里的樹木,填埋拆除了水井、水泵、電線、電桿、臨時建筑等,為道路工程順利展開提供了決定性的保障。這樣的好百姓、這樣的好干部怎能不感恩呢!

感念城建隊伍 感恩城市建設者
承建濱河西路北延工程的市城建公司,勢力強、作風硬、業(yè)務精、機械化程度高,創(chuàng)精品工程是他們追求的目標。他們的女經(jīng)理叫雪梅,工地上的人們談起她沒有不佩服的。她一年四季,工作到一線,指揮在前沿,常常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工地上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從路槽開挖到軟基處理,從管網(wǎng)施工到路基形成,處處滲透著她的心血。熟悉她的人都喜歡稱她“女強人”。
2010年8月北延工程到了最后關鍵階段——道路瀝青砼面鋪設階段。為了減少路面接縫,提高路面平整度,指揮部決定采取熱接縫辦法攤鋪,這就要求路口油面攤鋪需用專人專機處理,攤鋪機械比平時多了一倍。所有車道,一旦攤鋪開始,各個工作場、站晝夜不能停,直到路面攤鋪結束后人和機械才能撤出陣地。可謂:更高的質量、更嚴的要求。
驕陽炙烤大地,酷暑考驗著建設者的意志和毅力。在這近5公里長的道路線上,市城建公司與市政公司兩家公司有關部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市政公司為主各家調(diào)集精兵強將,認真技術交底,翔實設計要求,按工程量大小、科學安排了從配料到油比,從車輛運輸?shù)降拱鄶備伒拳h(huán)節(jié)工作。
城市建設者們披星戴月,奮戰(zhàn)了六天六夜,真正做到了機器不停人換班。工人師傅們頭頂伏天烈日,腳踏攝氏130度左右的高溫油面,強忍腳底被燙出的水泡鉆心的疼痛和刺鼻的瀝青味的熏嗆,他們苦干著、堅持著,并快樂著。偶爾在攤鋪現(xiàn)場還能飄出幾嗓子蒲劇腔來。在這揮扇飲冰的日子里,體感擁衾圍爐的情趣,這是何等的樂觀、何等的愜意、何等的情懷。特別是市政公司經(jīng)理曹召成,一會兒忙場站、一會兒忙攤鋪一線,衣服濕透了,眼睛熬紅了,嗓子喊啞了,嘴角起泡了,血壓升高了。他看著油面最后一個輪跡壓平收光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工作面,他用健康詮釋著責任。這是什么精神?這就是城建鐵軍的精神。
企業(yè)靠這種精神來支撐,靠這樣的領導來引領。城市建設的任務更要靠這些過硬的隊伍來完成。他們創(chuàng)造了電子自動化機械與古老簡單工具相結合的臨汾路面攤鋪奇跡。
今天,當我們走在這條大道上的時候,怎能不感念這支城建隊伍,怎能不感恩普通的城市建設者呢!
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勞動創(chuàng)造藝術。近500個日日夜夜看似平凡,卻創(chuàng)造出了非凡,筑就了濱河西路北延工程。她是橫亙在平陽大地上的一件藝術品、她是設計與建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完美結合的藝術品。在我心中稱她為珍貴的藝術,這正是我時常想起她的原因。
?。I河西路北延工程!抒一篇肺腑感言,為了永遠忘卻的紀念。(許文彪)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仲秋的溝

下一篇: 我最敬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