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在生活中是真實、善良、美好的體現(xiàn),如平靜、冷靜、安靜、文靜、恬靜、雅靜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能處處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不但可以意靜守竅,把握身體氣血運動的全面平衡,以達到養(yǎng)心健身的功效,而且還能全面、仔細地考慮問題,有助于處理好周圍的一切事情。所以“靜”不僅可以修心養(yǎng)性,還是調(diào)節(jié)人的精神的法寶。
事實上,人打赤條條地來到世界上,就是一個不平靜的因素,要哭,要笑,要思考,要說話,要讓手腳做出一次次行動……由不平靜到平靜,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它甚至包含了與平靜很難中和的人生磨難。因為很多時候,平靜是極難把握的。沒有超脫的心境,于是就有了浮躁,于是就有了不平靜??匆妱e人發(fā)財了,心里就動蕩不安;看見別人升官了,又有些手忙腳亂……視別人的得到為自己的喪失,好像什么東西都該有自己的一份。強烈的占有欲,成了不平靜的根源,有了這樣的不平靜,或利令智昏,或鬼迷心竅,或破罐破摔,或鋌而走險……其后果可以想象。
因此,我們不能不學(xué)會平靜。因為平靜給我們帶來穎悟和殷實,有道是“心靜自然涼”,“每臨大事有靜氣”、考場上,平靜是一把鎖;賽場上,平靜是一面旗;困難時,平靜是一團火;順利時,平靜是一盞燈。平靜,使我們在喧囂中傾聽天簌,在跋涉中展望前程。
人無“靜”則陷于迷茫,陷于迷茫的人,則事不清,理不明,容易使自己的思維紊亂,讓周圍的人感到一種危險,一種不適應(yīng),不舒坦。“靜”就是為了力戒虛妄、力戒焦慮、力戒急躁、力戒脫離客觀規(guī)律、客觀實際。中國道教之祖老子的“清靜無為”即是說:“清靜能識根源”。佛門之祖釋迦牟尼主張“應(yīng)生清靜心”,即“心靜才能感覺到真實的東西”。做人只有“靜”下來體會明白了,才能使自己脫離開世間的煩惱,使自己變得高尚起來。
從哲學(xué)觀點講,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運動是永恒的。但是把握好靜與動的關(guān)系,對處世、做人、辦事以及保健都有好處。當一時工作受挫痛苦之時,需要靜下來想一想,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再作主張;與人交往不快時,要冷靜下來,多想自己的過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就會心情舒展;當自己的愿望一時達不到時,不要怨天尤人,牢騷滿腹,而應(yīng)想想自己是否要求太多、太高、太急,對功名利祿淡化一些,多思考怎樣去克己為人、奉獻社會,這都需人們冷靜,只有冷靜才能靜中思動,靜而后搏,去創(chuàng)造有價值、有作為的人生。
當然,靜不是妥協(xié),靜不是退讓,靜是一種調(diào)養(yǎng)和積蓄,靜是一種修身風(fēng)度,是仰首望月、低頭看蟻、側(cè)面澆花、躬身親子的恬然境界。要“靜”,就要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精神方面的磨礪。磨礪是一種動態(tài),與靜的心境相得益彰,使我們的生命日臻完美。(豐華)
來源:臨汾日報
【責(zé)任編輯: 李甲】
責(zé)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