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青春歲月
陳樹義
1979年,我15歲。此時的我已在高一年級學習近一個月。那座位于山邊的中學已今非昔比。可40多年前,學校周邊荒涼隨處可見:學校背靠無名山,山上遍是嶙峋的石頭,還有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東西兩側(cè)均為附近村民的耕地,校門前,有一條砂石路,這是通往縣城的唯一土路。在之后緊張學習的日子里,班主任杜全英曾帶領(lǐng)全班同學數(shù)次跑至縣城東關(guān)電影院再折返,在寒冷的冬季,汗水浸透了衣衫,只能靠自身暖干。
學校大致可分為三部分,中間是操場,有跑道、籃球架,有紅磚砌筑的簡陋主席臺。操場西邊是高一年級教室與宿舍,宿舍靠南,教室在北,都是灰磚平房呈平行布局。在宿舍的南邊有一片地,種著小麥,是學校自耕自種吧?操場東邊是高二年級的宿舍與教室,布局大致與西邊一樣。那兩年,我特別留戀操場南邊的一片小樹林,那有一排閱報欄,雖不常更換,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也寄托了一個少年初離父母的深切思鄉(xiāng)之情。
1979年9月30日,我在慢慢適應著遠離家鄉(xiāng)與父母的高一生活一個月后,思鄉(xiāng)情切,回家又路途迢迢。臨近黃昏的時候,一個大膽想法如洪水一般奔襲而來:去老姑家。那兒離城最近,母親常對我說,我三歲之前是在老姑家度過的,姥姥去世得早,外公忙于生計無法養(yǎng)育母親,母親是由老姑養(yǎng)大的,雖是姑姑實為母親。
河水日日夜夜地流,流成我的鄉(xiāng)愁。
在臨近傍晚的時候,一個離家近月的少年出發(fā)了。走到一座大橋旁我迷路了,在過橋又步行許多里后才猛然想起該問問路,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才又匆匆往回返。這時天已黑透,行人寥落,星辰閃閃。我一邊走著一邊辨識著行走的方向。此刻,我走在只有小時候白天坐班車曾經(jīng)很少走過的山區(qū)公路上,使勁辨別著曾有過的些許記憶,生怕再走錯??墒牵切┯洃浽诤诠韭∵说拈L夜竟也模模糊糊起來,再一想到,小時候從大人口中聽來的鬼怪故事,瞬間頭皮發(fā)緊。再往兩邊覷望,只有兩邊山頭上黑郁郁的樹木在暗夜的天空下直矗矗立著,像極了一個個一尊尊兇神惡煞的鬼影,再看那連綿的山巒,黑絨絨中或像熊虎或像惡狼或像豺豹……偶爾有汽車或從對面駛來,兩柱遠射燈照著你的眼睛好久不適應黑暗中的慢行,或者從背后馳過,生怕它一不小心弄你個三長兩短,盡量地靠路沿邊站定,等它駛遠了再慢慢行路。
這個時候是不敢往路靠近懸崖的一側(cè)走的,只能往靠近山崖的一邊走,但懸崖一邊的空曠、遠處一幕幕的黑影也會時不時地映入你的眼簾,它們猶如巨大的黑洞在慢慢地吞噬著你。遇著有風吹過的時候,秋天的樹葉在干燥的樹枝間嘩嘩作響,又像魔鬼在催促著你趕快行路。懸崖邊豁口間的河床上有流淌的河水錦緞似的泛著幽暗的眼光,或瘦骨嶙峋或?qū)掗熦S滿。
在這樣的情境中,一個踽踽獨行的懵懂少年,一人在空曠空洞的大地沿著黑暗的邊沿行駛在秋夜山區(qū)公路上,路途還有多遠,他不知道,只有邁動雙腳不停地走,走啊走啊,走了多長時間,他也不知道。
沿路村莊我大都不識,在一處公路轉(zhuǎn)彎處,我看見了一個村莊有燈火,走進村莊看見某幢房子的山墻上寫著一個村名。這個村子我是知道的,走到這里,已經(jīng)離老姑家不遠了,我的心才稍稍放進了肚子里,一整晚我的心都是在嗓子眼卡著!
現(xiàn)在來看,那時既無手表有無其他參照物,約莫算來走山區(qū)公路最少也在六個小時以上,等我摸黑在午夜敲響老姑家的房門,把老姑嚇了一跳,她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個膽大的傻小子會從縣城摸黑來到這兒。
這次“夜行軍”的事件在我腦海整整縈回了42年,今天我要用多時不動手筆的拙笨語言把它如實地寫出來,以此回望我的青春歲月。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