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泥灶
徐明冬
那天,我們攝協(xié)要去拍攝一個老人制作泥灶的過程,他是目前我區(qū)僅存的純手工制作泥灶的手藝人。
泥灶,鄉(xiāng)下俗語稱為:小鍋壙。主要的制作材料是黃泥土,是農(nóng)家放在室外的可以移動的灶臺。舊時農(nóng)家,收獲的植物秸稈很多,在室外通風(fēng)庇蔭的地方支起泥灶,既不受煙熏火燎之苦,又可有效地利用多余的秸稈和樹枝,而且,做出的飯菜也格外得香甜可口。
來到王靖銀老人的家,門開著,院里的蔬菜正生長的茂盛,轉(zhuǎn)了一圈,沒見到人,正要出門,聽到頭頂有人說話,抬頭一看,平房房頂上面,一位老人對我們微笑:“來了?”
我看了看豎在墻邊的竹梯,足有六七米高的距離,看來,老人的腿腳還挺利索。
老人順著梯子,慢慢走了下來,稀疏的白發(fā),深深的皺紋,微馱的腰,都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常年從事體力勞動的老人。
老人今年八十歲了,說起做泥灶的由來,老人陷入了沉思,許久,仿佛才從回憶中醒來:“我生在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3歲的時候,父親就在戰(zhàn)亂中去世了,母親帶著我到處流浪,直到解放后才安定下來,文革中,因?yàn)槌煞植缓?,加上?dāng)時母親患病,我的婚事就這么耽誤下來,平時,我參加生產(chǎn)隊(duì)的勞動,閑的時候,靠逮魚捉蝦給母親增加點(diǎn)營養(yǎng)。母親這一病,就是十幾年,還記得母親去世之前,想吃泥灶做的玉米餅子,正好那幾天下雨,我家的泥灶被雨淋壞了,當(dāng)我從鄰居家做好玉米餅子,母親已經(jīng)不行了……”
說到這,老人的眼睛有些濕潤。老人接著說:“從那以后,我就有了學(xué)做泥灶的想法,那時,我們村還沒有做泥灶的,只有幾公里以外的一個村莊有一個瞿姓老人會這手藝,但是,在那個年代,瞿老漢不愿把自己的手藝傳授給外人,我就自己對著泥灶瞎琢磨。”
別小看這不起眼的泥灶,整體用黃泥做成,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具,完全靠的是一雙靈巧的手。灶口的大小由鐵鍋的尺寸來決定,一般鄉(xiāng)下用的都是兩印、三印的鐵鍋,灶膛的大小寬度,也是很有講究的,最體現(xiàn)技術(shù)的是泥灶煙囪的處理,這短短20公分左右的煙囪,決定著整個泥灶的技術(shù)含量,煙囪做好了,火力足,抽風(fēng)快,燃燒充分,做不好,灶膛里就會往外倒煙,熏得燒火的人眼淚鼻涕直流。
“開始的時候,我也走了不少彎路,要么是灶膛的尺寸不對,要么是煙囪的位置有問題,每當(dāng)逢集的時候,我就上街看人家老手藝人做的泥灶,裝作無意地問一下你的泥灶怎么不好用啊一類的問題,慢慢地,我就摸索出來做好泥灶的技術(shù)了?!闭f完,老人咧開只剩下兩個牙齒的嘴巴笑了。
老人要為我們演示一下泥灶的制作過程,說干就干,墻角是老人用小推車從鎮(zhèn)外的水溝旁特意挑選的黃土。用篩子篩去石子一類的雜物,加水,和泥,還要加些稻殼或豬毛一類的物品,這是為了增加泥的韌性,防止泥灶在陰干的過程中開裂。
老人先把泥巴反復(fù)摔打,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土坯,然后,在木板上做成一個圓形的底座,接著,把黃泥一層層的按照灶膛的弧度往上增加,制作過程中,要不停地用膩刀把泥灶的周圍抹平,最后,把圓形的煙囪裝上,再用清水把各個節(jié)點(diǎn)清洗干凈,一個美觀實(shí)用的泥灶便成型了。
整好的泥灶,不能在太陽下暴曬,要陰干,陰干的過程大約需要十幾天,但凡陰干無裂痕的,才是上等泥灶,而且越燒越結(jié)實(shí),最后幾乎燒成了陶的泥灶,只要使用過程中不被人為損壞,能使用好幾年,一般的小雨也不會造成影響。平時使用完,就用塑料布蓋一下即可。
在老人的記憶里,泥灶也曾有過輝煌的過去。全鎮(zhèn)做泥灶的手藝人里,他的名氣最大。那時候,整一個泥灶,雖然是幾塊錢,但也是要被人家稱作大師傅的。小伙子結(jié)婚,以買老人一個泥灶為自豪。他指著自己居住的房子說,這房子雖然簡陋,都是那些年整泥灶賺錢蓋的。
如今,家家都用上了煤氣灶,燒草的農(nóng)家也少了,客戶源越來越少,老人遺憾地說:“這個泥灶,我現(xiàn)在做起來也很吃力,再過幾年,怕是要見不到了?!?/p>
責(zé)任編輯:實(shí)習(xí)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