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
王永清
出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鄉(xiāng)村孩子,誰沒有看過露天電影呢?
露天電影一般選擇在生產(chǎn)隊的打谷場上。太陽還有老高,生產(chǎn)隊長已安排社員在場邊栽兩根木桿子,用繩子將一塊白色幕布的四個角拉起,固定在桿子上。
放電影的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傳遍了鄉(xiāng)村的角角落落。人們早早吃了晚飯,肩扛長凳,三五成群,像涓涓細流匯聚到打谷場上。來的晚的就只能站在場邊上當“電桿”,帶有小孩的,父親會讓孩子騎在自己的肩上,實在沒位置的,場邊草垛上、墻頭上也能湊合,有的甚至跑到幕布后面看。
電影還沒開映,場地上顯得非常熱鬧。男人們湊一塊,抽著旱煙談著收成與天氣。女人們聚一起,嘮著家長里短八卦新聞,不時爆發(fā)一陣大笑,惹得男人們一句“這幫娘們!”孩子們則在場子四周奔跑打鬧。
夜幕降臨,放映員滿面紅光地來了。放映員姓王,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癥,走路一瘸一瘸的,我們背地都叫他王瘸子。之所以這樣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犯了“眾怒”。當時農(nóng)村姑娘找對象有這樣的標準:一工二干三軍人,寧死不找莊稼人。放映員說起來也是莊稼人,卻不愁找好媳婦。村里的阿秀,腰肢纖細,走起路來很有韻味,我們都說以后要找阿秀做老婆,阿秀后來卻嫁給了王瘸子,小伙伴們心里自然有些憤憤不平。
正片放映之前,通常會先放一部短片,我們稱為“加映”。加映的大多是科普片,還有自然風光農(nóng)業(yè)知識方面的。即使不好看,我們?nèi)匀豢吹媒蚪蛴形?,因為正片馬上就要開始了,這就叫倒吃甘蔗,越吃越甜。正片一開始,整個放映場上頓時鴉雀無聲,大家個個聚精會神,生怕漏過一個鏡頭。
看露天電影遇到刮風是常事,風把銀幕吹得鼓起來,畫面也變得奇形怪狀,惹得我們大笑不止。最怕遇到的是下雨、或是斷電了、或是片子燒了,放映員會宣布影片不放了。影片看到一半,接下來的情節(jié)如何發(fā)展,結(jié)局又是如何?意猶未盡的感覺真讓人不好受。
有時,伙伴中聽說某處有電影,相互傳說,相約而去,到達目的地后才發(fā)現(xiàn)空歡喜一場,白跑了冤枉路?;氐郊依?,大人問看了什么電影,我們會說:英雄白跑路啊。大人聽了,總會哈哈大笑。
那個時代,露天電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給粗糙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溫馨。如今,露天電影已成為歷史,曾經(jīng)的歡笑,曾經(jīng)的快樂,都已化為生命中無法釋懷的忘記。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