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閑暇時間,迷戀上書法,每日寫上幾筆,頓覺神清氣爽,氣血平和,精神為之一振。
書法,是古代文化人的必備才能,從陶器刻字到獸骨、龜甲、青銅竹木上的雕刻,直至布帛書紙上揮灑,書法,見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衰變化。
書法,是人類文明載體,是傳承文明的工具,更是無言之詩,無圖之畫,無形之舞,無聲之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書法是儒釋道的最高境界,更是琴棋書畫四君子修養(yǎng)四藝中的魁首。
書法線條的剛勁、流暢、迅捷、優(yōu)雅、雄壯、粗獷、謹嚴、灑脫,形式上的和諧、勻稱、對比、平衡、長短、緊密,有時甚至是慵懶或參差之美,使我們看到了中國人藝術(shù)心靈的極致。
古人觀舞劍,而悟草書的變化,觀葡萄藤而悟行草的瀟灑,觀碑石而悟楷書的莊重,觀流泉而悟行書的從容。書法有琴的旋律,畫的美觀,棋的力勢,他是心靈的舞蹈,人格的塑造。
書法,陰陽相成,動靜相對,中正平和,修身養(yǎng)性,陶冶文心。
在書法的寫作中,心平氣和,神游八荒,心清氣爽,動靜生風,飛龍舞鳳,指下乾坤,宋代大詩人陸游曰:“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惫湃嗽疲喝收邏?。書法正是通往仁者的必經(jīng)之路,在真草隸篆的書藝中,熟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文明,承繼古今先賢的名詞與佳句,從而與先賢同呼吸共命運,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而達到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仁人志士情懷,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書者仁心,仁者無敵,仁者康健,仁者多壽。自古書家多健康長壽,無疾而終。唐代歐陽詢84歲,柳公權(quán)87歲,明代文徵明90歲,董其昌82歲,清代劉墉86歲,梁同書93歲,現(xiàn)代啟功94歲,趙樸初94歲,齊白石93歲,孫墨佛104歲,蘇局仙110歲,我省的書家董壽平93歲,姚奠中101歲,衛(wèi)俊秀93歲。
練習書法,使人益智,健身,而且使人談吐高雅、筆下生輝、吐字如蘭、人格高尚,而且時下有石板書法、地板書法、水寫布書法等,隨時隨地,方便實用,真可謂:借得一方耕田硯,寫我人生苦樂甜。(來祥生)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