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蟬聲鼎沸,天氣越熱,知了似乎叫得越厲害,歌聲整齊劃一、此起彼伏。
蟬的一生很不易,一旦在枝頭孵化成幼蟲,就要深鉆入泥土,在地下呆4年之久,一直到爬出地面羽化成蟬,可生命期也不過5個星期。法布爾說:“我們不要責(zé)備成年的蟬狂熱地高聲鳴叫,它在黑暗中孤獨了幾年,穿著皺巴巴的骯臟外套,如今它穿上標(biāo)致的服裝,長著堪與飛鳥媲美的翅膀。為了慶祝這來之不易又如此短暫的幸福,歌唱再響亮也不足以表達它的歡愉啊!”
有時傍晚我到城外散步,常會看到附近的人們,拿著手電筒在路兩旁的樹林里尋找蟬蛹,看著他們相互擁著、笑著,不禁勾起了我對童年時代諸多趣事的回憶……記憶里的蟬聲是在童年。那時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假期作業(yè)外,更多的時間就是玩一些原始的游戲。男孩子喜歡捉蟬,傍晚時分,拿著小鏟,提著罐頭瓶,便到村中的小樹林中捉蟬蛹。
蟬蛹是蟬的幼體,土黃色,像一只長著腿的大肉蟲。我們老家都習(xí)慣稱它“雞鳥猴”。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前,蟬蛹一般不會鉆出來,而是躲在洞穴中靜靜地休養(yǎng),偶爾用利爪挖開一個洞口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天一黑,我們就在大樹的周圍尋找可疑的小洞,發(fā)現(xiàn)一個筆桿粗細的小洞后,再用小棍輕輕撥開,洞就露了出來,我就用一根細棍輕輕一鉤,“雞鳥猴”就成了孩子們的囊中之物。夜色降臨,蟬蛹開始爭先恐后地從洞中鉆出來,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蝸牛,用它那6條利爪抓緊樹干,用不了幾分鐘便爬到了樹上。這時,我會打著手電筒與哥哥迅速找著,有時一晚上能捉到一百多只。
相比之下,捕蟬要比捉蟬蛹難,因為它插上了一對翅膀,一有險情便會立即起飛。
濃密的樹林是蟬盡情歌唱的舞臺,它伏在樹上“知了知了”地叫,一會兒似引吭高歌,一會兒如傷悲哀鳴,一有風(fēng)吹草動它便悄無聲息。我們用一支長長的竹竿,在頂端抹上膠,小心翼翼地靠近蟬,當(dāng)膠粘在蟬的翅膀上就大功告成了。我們喜歡在蟬的身上拴上一根細線,然后抓住線的一端,“飛喲!”歡叫一聲,跟著蟬兒亂跑。有時我們只顧看著蟬兒飛,一不留神就摔得四腳朝天,屁股摔腫了,蟬也帶著細線飛走了,身后只留下同伴的嬉笑聲……時光飛逝,彈指間20年已過。如今,面對著城里鱗次櫛比的高樓和條條柏油馬路,只能偶爾聽到窗外有幾聲蟬鳴。記憶里的蟬聲已離我遠去,而我懷念的不僅是故鄉(xiāng)田園里的蟬鳴,更是那遠去的童趣。東芳
責(zé)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