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與簡約怎會只有細微的差別呢?價格相差十百倍,應該是天壤之別。如果單從價格,從做工的費時費力、材料的精挑細選、裝飾的精雕細琢比較,差距肯定大,好產品因為凝聚其中的勞動量很多,理所當然的貴。
產品到了使用者手里,從消費者角度看,差距則變小了。例如,對一個急于趕路的人,乘坐一輛3萬元的老舊汽車和乘坐一輛三百萬的勞斯萊斯,差距是不大的,無非舒適度、安靜度、時效性略有不同而已。給一個饑腸轆轆的人吃一碗普通的面條和一碗山珍海味,差距是不大的,無非是滋味營養(yǎng)不同而已。有道“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
一個人如果能夠以消耗較少的社會物質資源度過一生是一件很大的功德。只有大多數人的貢獻大于索取,社會才能進步。以消耗較為少量的物質、較少消耗別人的勞動滿足自己的一生,的確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功德。
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fā)展,一定是從儉樸到繁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約到豐富。這是社會發(fā)展生命進步的規(guī)律。不論哪個國家的執(zhí)政者,都最終會把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作為重要目標。當一個有錢人花了一百萬買了一件高檔產品時,他無形中已經把其中的一大部分錢轉移到了該產品的原料生產者、運輸者、產品包裝者等環(huán)節(jié)。假如這個產品的生產到消費有20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掙2~3%,那么他買的一百萬產品價格里,已經把差不多一半的錢反饋回社會的方方面面。從這個意義上看,不管是高消費還是低消費,都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把資金進行了一次再分配。
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人類的不斷進步,必然是無窮循環(huán)。如果一個葛朗臺式的有錢人,只是一味地存錢而不去任何消費,資金逐步沉淀下去,不再流動,社會的發(fā)展肯定會受到阻滯。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對物質的追求、對名利的熱衷適可而止。尤其對物質消費不可貪婪,也不要過于吝嗇。不要對有錢人的消費心懷嫉妒,要知道他的每次消費都有許多人在受益。也不能對儉樸者歧視,要知道他的每次節(jié)儉都是對社會資源的功德,畢竟我們只有世界7%的土地,卻定居注冊著地球22%的人口。
十幾億人每天減少一點兒資源的消耗,將是多么大的功德呢?用“奢華與儉樸”差別的觀念,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克制自己的消費,會不會讓我們變得高尚一點并且心靈得到些許慰籍呢?(梁希民)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