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綠河灣
今年5月,我從寓居的京城回到坐落在汾河岸邊的故鄉(xiāng)汾陰村,一切都感覺到是那么的清晰、親切。千姿百態(tài)的眾多飛鳥在白楊翠柳間鳴叫戲鬧,天空地面全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突然,我看見河灣的沼澤里、荷花湖邊、軟泥地上都生長出了一叢一叢久違的蒲草。那些修長的葉子已竄出地面一米多高,葳蕤繁茂,青翠欲滴,與藍綠相間的汾水清波相映成趣。抹去記憶的封塵,盡管那些生命力、繁殖力極強的蒲草并沒有什么氣味,但自古至今我們村里的父老鄉(xiāng)親卻美其名曰:“香蒲”。香蒲,多么美好的富有感情色彩的稱謂,具備了詩人般的氣質。
小時候,汾河兩岸的香蒲漫灘遍野,浩浩蕩蕩,向南望不到頭,向北看不見尾。置身其中,宛如游弋在蔥綠色的汪洋大海。香蒲生就一副平凡模樣,雖然不如柳林的婀娜多姿,不似白楊的高大挺拔,但一簇簇、一叢叢的擠擠挨挨,抱團成陣形成氣候,隨風起伏綠浪翻滾,為壯美的汾河平原增添了幾分幽雅的風姿。這里曾是飛鳥的天堂,也是我們那幫孩子撒野放縱的廣闊天地。我們用香蒲葉子編織出偽裝,戴在頭上、披在身上,在那密密匝匝的香蒲叢中尋覓躲藏、追逐擒拿、潛水游泳,直喊得聲嘶力竭,玩得筋疲力盡,泥腳土臉地盡興而歸。清悠悠的汾河,綠瑩瑩的香蒲青紗帳,給我們那一代人留下了許多美好的故事。
香蒲為人們的生活做出過很多的貢獻。蒲葉長高后割了曬干可用作蓋房苫頂,用蒲葉編成的盛物用具經濟耐用;擰成草繩再圍作蒲團可當坐具,軟綿而舒適。蒲干打成門簾,透光而清香。到了秋冬季節(jié),黃褐色的蒲捧花穗變成白色,采摘回來曬干后的蒲絨可以絮枕頭,輕盈柔軟,清心健腦。除此之外,還可以用蒲葉織成個頭很大的扇子。在那物質匱乏的年月,香蒲用自己渺小、孱弱的身軀,為人們的生活奉獻著一切。
直到后來,汾河兩岸那些浩浩香蒲漸漸枯萎,最終銷聲匿跡。灘禿水瘦,眾多的鳥兒也含淚離去遠走他鄉(xiāng),只剩下一片蕭索凋零的茫?;臑?。香蒲的消失,曾給我以及鄉(xiāng)親們的心中帶來無限惆悵。
漫步在迤邐蜿蜒、柏油鋪就的汾河大堤上,身旁的紫荊花散發(fā)著幽幽的清香,沁人肺腑。堤下沼澤香蒲叢里棲息著十幾只潔白的天鵝,有的在悠閑地覓食,有的在蒲葉間呼朋引伴盡情的悠閑散步。童年時代漫灘香蒲一派蔥綠的美麗畫卷,又開始在我眼前漸次有序地舒展開來。
藍天碧水夢想,正在點綴故鄉(xiāng)。 (上官建國)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