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過了臘八,幾乎每天一進家門,就看到滿屋子熱氣蒸騰。我興奮地喊著:“媽,今天又蒸什么呢?”母親像是騰云駕霧一般,從熱氣里鉆出來:“蒸饅頭,你不知道有個詞叫‘蒸蒸日上’嗎?日子呀,越蒸越好?!焙髞砦疑狭诵W(xué),在課堂上學(xué)到了成語“蒸蒸日上”,才知道“蒸蒸”是“興盛”的意思。老百姓是最富有智慧的,他們利用諧音為自己討個好彩頭,寄寓著對生活的美好期待。
我們家鄉(xiāng)的習(xí)俗,要在臘月里把來年正月里的饅頭全都蒸出來。母親要花去兩三天的時間,一鍋一鍋不停地蒸。她從來不嫌煩,反把蒸饅頭當(dāng)做一種愉悅的“創(chuàng)作”。蒸每一鍋都變著法子弄些花樣出來:白饅頭蒸出來,在頂上點上大紅點,饅頭仿佛戲臺上女子眉心的紅點,顯得生動俏皮;棗饅頭上要放5個棗,寓意五谷豐登;面魚要做成對兒的,寓意富富有余,魚頭和魚尾要上翹,寓意日子蒸蒸日上……母親像一個魔術(shù)師,她的手里變幻出無窮的寶貝。
過年的時候,母親還會蒸父親最愛吃的玉米面豆渣餅子,我們俗稱“渣餅子”。渣餅子是用玉米面和豆渣做成的。我們那里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做豆腐,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就用來做渣餅子。渣餅子本是節(jié)糧度荒年代粗糧細做的產(chǎn)物,父親吃著渣餅子長大,就好這一口。
母親先用滾燙的開水把玉米面燙透了,然后再拌勻。稍晾一會兒,摻入豆腐渣,還可以在里面加上香菜。要拌得稍稠一點,加上細鹽、五香粉、蔥花等調(diào)料,最后捏成餅子,上屜蒸熟。我最愛吃圍著鍋貼的一圈渣餅子,上面有香脆的鍋巴。渣餅子酥脆美味,里面有豆渣里的豆香和香菜、蔥花里的菜香,咸淡相宜,余味無窮?,F(xiàn)在條件好了,人們講究粗細糧搭配,營養(yǎng)均衡,渣餅子是不錯的選擇。我們有時去高檔餐廳吃飯,還會有人特意點渣餅子吃,粗糧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了。
還有一項“蒸事”——蒸年糕。母親早早把黃米面準備好。黃米面是用碾子碾的,我們都幫母親推過碾子。母親在蒸屜上鋪上一層白菜葉,然后把將碾好的面,還有花豇豆、紅棗,一層層鋪撒到蒸屜上,上鍋蒸。年糕蒸好了,母親讓父親來幫忙,掀開鍋蓋,在撲面的熱氣中,把蒸好的年糕抬下鍋灶,扣到大笸籮里。那時候,滿屋子熱氣彌漫,甜味鉆進鼻孔,逗引著我一大串口水。剛蒸出的年糕,熱熱的吃一塊,美味無比。母親蒸的年糕又糯又甜,我最喜歡撿年糕里的紅棗吃。母親說,年糕就是“年高”,就是年高長壽、一年勝似一年的意思。
臘月到了,母親又在忙著蒸年味兒。就像她說的:蒸蒸日上。母親那熱氣蒸騰的小屋,對我是永遠的誘惑。小屋里的回憶,一點點潤染開來,成為一幅暖色的畫。 馬亞偉
責(zé)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冬雪
下一篇: 雪落鄉(xiāng)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