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電動車后座上不小心把腳絞進了車輪里、玩鬧時從床上摔了下來造成了鎖骨骨折、下樓時摔了一跤把臉磕在了臺階上、跟著父母在戶外玩耍時被蛇咬了一口……暑期剛至,山西省兒童醫(yī)院兒外科的診室里外傷小患者就接踵而至。那么,在意外發(fā)生時我們應該如何急救呢?這些急救方法要記牢。
急救方法要掌握 防患未然更重要 一、溺水 急救要點: 1.小兒救出水面后,應立即傾倒出體內(nèi)尤其是呼吸道內(nèi)的積水。救護者可將患兒的腹部置于自己的肩部,扛著患兒,讓患兒頭在前,足在后,快步奔跑,借跑步的顫動,讓溺水兒童呼吸道內(nèi)的積水迅速排出。救護者可用雙手舉起患兒的雙手邊跑邊顫動患兒的雙手,一方面促進呼吸道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 2.如果患兒尚有心跳呼吸,應立即撬開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爛草、嘔吐物等,將患兒舌頭拉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可用手掐患兒的人中穴位;如果患兒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3.經(jīng)以上處理,患兒呼吸心跳恢復后,不要以為萬事大吉,因為還會出現(xiàn)肺部、心臟及腦部的并發(fā)癥,因此,應及時送醫(yī),進一步診治。 預防提醒: 結(jié)合以往發(fā)生的案例,發(fā)生溺水事故一般有3種情況,一是游泳溺水,如私自在沒有大人陪伴及沒有必要防范措施的情況下,到不明水情的水域游泳溺水;再就是失足滑落的溺水;還有就是工地、深坑積水發(fā)生的溺水等。 父母應經(jīng)常進行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其中,要重點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jié)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燒燙傷 急救要點: 1.除去熱源,用水浸、水淋等方式,立即把燙傷部位浸入潔凈的冷水中。燙傷后用冷水浸泡愈早,效果愈佳;水溫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如果隔著衣服,最好迅速用剪刀剪開。用冷水浸泡時間一般應持續(xù)半個小時以上。這樣經(jīng)及時散熱可減輕疼痛或燙傷程度。 2.燙傷不嚴重(指燙傷表皮發(fā)紅并未起泡的一度燙傷),一般可在家中先做處理。用冷開水(或淡鹽水)沖洗清潔創(chuàng)面。對發(fā)生在四肢和軀干上的創(chuàng)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外用紗布包敷即可。 3.如果創(chuàng)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干疤,說明燙傷已經(jīng)相當嚴重,此時千萬不要弄破水泡或干疤,應盡快去醫(yī)院處理和治療。醫(yī)院會做專業(yè)的包扎處理,并注射抗菌素或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感染。 預防提醒: 夏季是幼兒燙傷的高發(fā)季節(jié)。由于衣著單薄,皮膚暴露較多,加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弱,動作協(xié)調(diào)性也比較差,一旦父母的看護稍有疏忽,就很容易發(fā)生意外燙傷。 因此,提醒家長:做飯時最好不要讓孩子進入廚房;抱小孩時不要抽煙、喝熱水、熱湯,以防煙頭或杯碗掉落,傷及寶寶;喜歡洗澡和嬉水是寶寶的天性,試水溫最好用肘部,并養(yǎng)成先放涼水再放熱水的習慣;教育孩子認識火、熱、電的危險性。 三、外傷出血 急救要點: 1.如果是表淺的劃傷和擦傷,先用肥皂水和干凈水清洗傷口,然后涂上抗菌軟膏,再貼上創(chuàng)可貼或扎上繃帶。 2.如果出血較多或傷口較深,用無菌繃帶或干凈的衣服牢牢地壓迫傷口。 3.傷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傷肢體,使傷口高于心臟。在經(jīng)過3到4分鐘的直接壓迫后,檢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沒有止住,應該繼續(xù)壓迫傷口。一旦血止住,用肥皂水和干凈水或無菌布輕輕地清洗傷口,涂上抗菌軟膏,以防感染和減少結(jié)疤的可能性,然后用無菌繃帶包扎傷口。 4.如果出血不止,應采取指壓動脈止血法。 預防提醒: 出現(xiàn)外傷時,家長要有預防破傷風的意識。我國已經(jīng)為絕大部分兒童接種了白百破疫苗,并在11至12歲時再加強注射。為保證效果,建議每隔10年再注射一針破傷風疫苗。這樣,只要在最后一次疫苗注射的5年內(nèi),即使孩子受到一次高危險性的外傷,比如被狗咬了或被生銹的釘子刺傷,也不太要緊。醫(yī)生在處理時,只需再注射一針預防破傷風就可以了。 同時,有孩子的家庭,最好常備消毒紗墊、繃帶、三角巾、醫(yī)用膠布、創(chuàng)可貼、消毒棉球或棉簽、抗生素軟膏、剪子和鑷子、碘伏和75%酒精等急救用品。 四、骨折 急救要點: 1.如果斷骨刺穿了皮膚,傷口血流不止時,應首先用干凈的布壓迫傷口止血,可以用消毒紗布固定患處。注意不要試圖把變形或彎曲的肢體弄直,也不要將突出傷口外的斷骨塞回傷口內(nèi),以免感染。 2.如果折骨沒有伸出皮膚,可在受損部的兩側(cè)固定肢體,以防進一步損傷,然后前往醫(yī)院骨科就診。 預防提醒: 骨折后,一旦打上石膏回家休息,要注意將寶寶患肢抬高,減少或避免患肢發(fā)生腫脹。幫助寶寶定時翻身。飲食應多攝入一些含鈣高的食物。一般只要骨頭復位并固定良好,寶寶能很快恢復。針對骨折處出血,可以采用壓迫止血或橡皮筋管、橡皮帶環(huán)扎肢體止血。每隔30分鐘左右放松一次,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導致肢體缺血壞死。 骨折一年內(nèi),應去醫(yī)院復查,以確保斷骨復位正確,愈合良好。 五、動物咬傷 急救要點: 被寵物咬傷以后,應該及時清洗傷口。首先,用大量的肥皂水反復沖洗傷口,如果傷口較深,要想辦法深入內(nèi)部進行灌洗(如用注射器注水沖洗),盡量減少病毒的侵入。家長要記住,傷口處理越早取得的效果越好。再者,不要包扎傷口,盡量讓傷口暴露。對傷口初步處理之后,家長要立即帶孩子去醫(yī)院治療,注射狂犬疫苗。需要提醒的是,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時間是被咬傷后的24小時內(nèi)。應本著“早注射比遲注射好,遲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則使用狂犬疫苗。 預防提醒: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夏天天氣酷熱,貓狗情緒不穩(wěn),容易被激怒,所以與其接觸一定要小心。不熟悉的寵物,不要過分親昵;貓、狗有領地意識,不要隨意做出拿走它們的食物、玩具,或者讓它們感覺領地被侵占的行為;應盡量遠離流浪寵物、大型兇猛寵物;有嬰幼兒的家庭,要限制孩子與寵物接觸;養(yǎng)寵物的家庭,要采取拴、關等措施,限制其活動區(qū)域。 六、昆蟲蜇咬 急救要點: 被昆蟲蜇咬,會導致昆蟲毒液或其他毒素注進皮膚。昆蟲毒液會引發(fā)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是否會很嚴重,則取決于人們對毒液或其他毒素的反應。 如果被蜜蜂、胡蜂、大黃蜂、小黃蜂和紅火蟻蜇咬,處理起來會特別棘手。蚊子、扁虱、各種小飛蟲和一些蜘蛛的蜇咬,也會導致出現(xiàn)過敏反應,但它們普遍溫和多了。用直角邊的物體,比如信用卡或刀背,擦掉或刮掉毒刺。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被咬的部位。不要試圖拔掉那些刺,這樣會釋放更多的毒液。減少疼痛和腫脹,可以用冰袋或裝滿冰塊的衣服敷在傷口上,用0.5%或1%的氫化可的松乳膏、爐甘石液或者烘烤過的蘇打糊(用1茶匙水兌3茶匙烘烤過的蘇打粉制作出來的糊狀物),在咬傷或疼痛部位一天涂幾次,直至癥狀消失。 預防提醒: 預防昆蟲蜇咬,平時應注意避免穿深色以及花色的衣物,因為有些昆蟲對深色以及花色的衣物比較感興趣。外出時避免使用香水,以免讓昆蟲誤以為是含花蜜的花朵。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