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不起眼的柳條能做什么,估計大多數人只會想到編草帽。就是這小小的柳條,在高銘陽和趙麗萍夫妻眼里可是個寶貝,靠著敏銳的頭腦和精巧的手工技術,將柳條編成各類工藝品,把柳編當成事業(yè)來經營,闖出了一條獨特的發(fā)展之路。
7月10日,記者在臨汾市首屆文化藝術品品鑒交流會見到高銘陽和趙麗萍夫妻二人時,他倆正在給參觀人員講解柳編工藝技巧。只見趙麗萍手中舞動著柔軟的柳條,不大一會兒,幾根柳條便變成了一款精美小巧的工藝品。動作之嫻熟、作品之精致,獲得了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高銘陽和趙麗萍夫妻二人是蒲縣黑龍關人,在從事傳統柳編工藝前曾經營過十年鮮花店。經常有客戶要求定做鮮花花籃,這就需要大量的花籃底座,以前花籃的底座都是從其他地方批發(fā)回來,時間一長發(fā)現需求量還挺大,當地又沒有這類產品?!备咩戧栒f,他和妻子多次琢磨和考察后,決定放棄花店生意,轉行做柳編工藝品。
“記得小時候,村里還有些老人會柳編,當時家里用的都是柳編家用品,現在都沒有人從事這一行,技術也沒能傳承下來,要做就得從頭開始學起?!壁w麗萍說。
2009年,夫妻二人將花店轉讓后,回到村里打算種植柳樹。在網上搜集了不少信息,二人多次到山東實地考察,因為做工藝品對柳條精細度要求較高,蒲縣當地的柳條不適合做工藝品編織,只好從山東引進了柳樹種苗,試種了20畝柳樹。
剛開始種的時候,夫妻二人可沒少聽到村里人的閑話,好好的地不種,種柳樹,種糧食還能賣,種柳燒柴都不好燒,真是個憨娃?!?/p>
頂著村里人的嘲笑,夫妻二人打定主意進行了引種栽種,第二年又承包了幾十畝地,擴大栽種范圍,同時注冊了蒲縣茂園白杞柳專業(yè)合作社,他們要打造成種植、加工和銷售一條龍產業(yè)。
原材料有了,掌握技術開發(fā)產品才是最主要的。趙麗萍多次到山東學習柳編技術,這對從來沒有接觸過柳編的趙麗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編壞是經常的事,編壞了重新再來,在數次編織失敗后,她終于掌握了柳編的技巧。為了打開市場,她只做一些簡單的產品,如開業(yè)花籃、鮮花花籃等,通過之前開花店的關系網,他們的產品銷路并不發(fā)愁。時間一長,腦子靈活的趙麗萍深知模仿沒有市場,只有創(chuàng)新開發(fā)新產品才會有更廣的出路。
思路調整后,夫妻二人開始將產品定位在家居、家裝類,沒有想到的是,柳編類產品市場需求量很大,這讓二人都對柳編事業(yè)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柳編是一種全程純手工制作的工藝品,屬于綠色無公害、純天然產品,易回收、低碳環(huán)保?!壁w麗萍說,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不斷增強,柳制品的市場發(fā)展?jié)摿艽蟆?/p>
靠著執(zhí)著,夫妻二人將柳編事業(yè)做得風風火火,村里當時嘲笑他們的人也都投來羨慕的目光。由于市場需求量大,需要擴大生產,夫妻二人便帶領村民們開始種柳樹,從山東聘請柳編師傅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帶領更多的農民走這條致富路?,F在已經帶動了當地20戶農戶種植柳樹,同時還有100名村民負責編織。柳編逐漸成為村里的主導產業(yè),也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經過幾年的發(fā)展,高銘陽和趙麗萍夫妻二人將柳編生意做得風聲水起,如今在蒲縣當地已經種植了200畝柳樹,在運城垣曲縣還承包100畝地種植,同時還帶動垣曲縣當地群眾種植了600余畝柳樹,群眾收益比種植糧食作物高了很多。
為了打開更大的市場,夫妻二人常年奔波于太原、浙江、北京、西安等地,進行展覽展示。2015年,為了將產品推廣到國外,開拓國外市場,他們又注冊了蒲縣巧巧工藝品發(fā)展有限公司。一份付出一份收獲,現在他們的產品已經在全國不少大中城市扎穩(wěn)市場,產品還遠銷北美、中東、西歐和東南亞等18個國家和地區(qū)。
“柳編不單單是產品,更是一件件作品?!壁w麗萍說,小到一個干果盤、針線筐,大到一個沙發(fā),她都會要求工人用心去加工創(chuàng)作,她還將山西獨特的地方文化融入到柳編中,一定要做出充滿文化的柳編產品,打造出一個響當當的地方品牌。
記者 張瑩超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