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李逢華:老黨員的不悔“初心”

2019-08-03 09:33:15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李一本這個人你們聽說過嗎?”7月15日,在浮山縣響水河鎮(zhèn)東陳村小道南院,望著眾游客好奇的表情,東陳村村民李逢華像說書人一般講了起來,“明朝有個能臣叫李一本,他為官有道,深受百姓愛戴,所以被派去治理同官縣。當時同官縣積壓了不少冤假錯案,李一本不畏強權(quán),破解了一樁樁陳年舊案,得到上司嘉獎,遂被調(diào)升為漢中府通判。他就是我們東陳村有名的賢能之士啊!”

  李逢華的日常就是為前來東陳古村落參觀的游客義務(wù)講解,他騎自行車的身影,成了東陳村一道別樣的風景。“我今年72歲了,可是閑不住啊,趁著身子骨還硬朗,就想為家鄉(xiāng)出些力、做點事?!崩罘耆A樂呵呵地說。

  “會種田,學木工,能打鐵,愛唱歌,演節(jié)目……”李逢華一一列舉自己所擅長的事,“這些手藝及愛好,我都是誤打誤撞學來的?!?/p>

  少年時期的李逢華學習勁頭十足,木工活、鐵匠活樣樣精通;改革開放大潮席卷中國大地時,他又進工廠、學技術(shù),進企業(yè)、學管理,并且愛上了唱歌、學會了表演;正值壯年時,他投身農(nóng)村建設(shè)的偉大實踐中,擔任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致力于帶領(lǐng)家鄉(xiāng)人民過上幸福、豐裕的生活;而今,已過古稀之年的他,日日埋頭在小書房里,挖掘東陳村故事,整理東陳村歷史,希望這個古村落成為一個民俗博物館,被歷史銘記。

  “在我的人生經(jīng)歷中,最難忘也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在東陳村當干部的這16年?!崩罘耆A1987年入黨,彼時他是東陳村的黨支部書記。“做村黨支部書記的那十幾年,是扎扎實實為人民服務(wù)的十幾年,所以很難忘?!?/p>

  “1987年,東陳完小建成,那是當時農(nóng)村最早的一批學校之一,吸引了很多地方的人來參觀、學習?!崩罘耆A回憶說:“村里的學校一開始就是一間祠堂,教學條件相當落后,而新建成的東陳完小是由12間瓦房改造成的,能容納200人,在當時,這就是一所相當正規(guī)的學校了。”為村里修建學校是李逢華相當自豪的事情,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吃了讀書少的虧,所以,不能讓村里的娃娃再像自己一樣。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李逢華眼瞅著東陳村一天天變了樣?!啊迦荽迕泊蟾淖儯嗍访鎸捰制?。街道平,排房新,明亮的路燈看得真……”說起東陳村的變化,李逢華隨口背了一段他寫的順口溜《夸夸東陳新變化》。

  “我是一名老黨員,可不能掉隊?!崩罘耆A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喪事從簡》《喜事新辦》《夸脫貧攻堅》《老驥伏櫪望人才》……他編排了反對奢靡之風、宣傳脫貧政策、鼓勵村民重視對下一代教育的一系列節(jié)目?!坝猩缎抡?、新思想,我先學,學懂了,再用咱農(nóng)民能懂的方式說給大家聽,也算是發(fā)揮點余熱。”李逢華說他對黨員的理解就是“時時刻刻為人民服務(wù)”,這也是他入黨的初心。

  對東陳村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李逢華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東陳村,他每天都會把自己關(guān)在小書屋里“充電”。書桌上的《臨汾市志》《浮山縣志》《浮山民間故事集》已被他翻散了,每頁都記滿了筆記。

  “別的事我可能記不住,但東陳村的歷史和故事就像刻在我的腦海中一樣。”盡管如此,李逢華也有不少擔憂,“我年紀大了,總有犯糊涂的一天,希望自己能盡快把東陳村的歷史梳理出來,為家鄉(xiāng)再多做點事情?!?/p>

  記者 安月琦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