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懷感恩,它是我的精神支柱。有了它,我會帶著我們全家人,好好地生活下去?!闭f這段話時,飽經風霜的劉冬梅已是淚光閃閃。
劉冬梅是霍州市李曹鎮(zhèn)關家崖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丈夫33歲心臟病猝死后,她獨自一人用羸弱的雙肩扛起了搖搖欲墜的家庭。丈夫、小姑子為公婆抱養(yǎng)來的,她自己的一雙兒女也是抱養(yǎng)別人的。丈夫的離去,使6個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失去了維系的紐帶。有人勸她另尋幸福,劉冬梅卻不言舍棄,毅然挑起了重擔。孝順公婆,撫養(yǎng)小姑,用孝行送走老人……這一切,劉冬梅都堅強地挺過來了,因為她知道,在自己身后,有一股強大而溫暖的力量給她依靠,讓她溫暖。
1981年,劉冬梅成家了,丈夫是本村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民辦教師,由于自己不能生育,她從本村領養(yǎng)了一雙兒女,一家四口雖然 日子過得清貧,倒也其樂融融。
然而,幸福的日子卻很短暫,婚后第三年,婆婆患病離開了人世,照顧公公和從外村領養(yǎng)來的小姑的重任一下子落到了劉冬梅的肩上。這個賢惠的女人毫無怨言地默默承擔起了這一切。
屋漏偏逢連夜雨,1994年的一天,對于她來說又是一個晴天霹靂,年僅33歲的丈夫因患心肌梗塞突然撒手人寰,劉冬梅感到天一下子塌了。6歲的女兒、4歲的兒子、在外求學的小姑和年邁的公公,這個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血緣親情關系維系的家庭一下子成了風雨中搖搖欲墜的小船,似乎馬上就要分崩離析。
當時,劉冬梅只有31歲,周圍的鄰居、親戚、朋友都勸她為自己考慮,找個人改嫁算了。然而,上門提親說媒的人每次都被看起來溫爾文雅且不多言語的劉冬梅一口回絕:家里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故,我要走了,剩下老的老,小的小,這個家就徹底完了。我不能走?!本褪沁@一句沉甸甸的承諾,讓她苦苦堅守了20年。
丈夫去世后,養(yǎng)家的重擔全落在劉冬梅身上,為了更好地照顧公公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她省吃儉用、日夜操勞。每當做好飯后,劉冬梅總是先端給公公,然后開始照顧子女吃飯。等孩子們吃完,飯菜往往都涼了。白天,她去地里干活。晚上,累了一天的她還要給孩子和老人洗衣服。
俗話說“長嫂如母”,對于小姑,冬梅也是悉心照料,小姑小的時候,每次出門和回娘家的時候都會把她帶在身邊。小姑上學在學校寄宿,她每星期都會早早把干糧和換洗的衣服準備好,把節(jié)儉下來的零花錢塞到小姑手中。
直到現(xiàn)在,已經成家的小姑回到家里來,冬梅都會讓她吃好的、喝好的。
2011年,小姑子買房的時候,劉冬梅還把自己多年來省吃儉用、靠賣農產品積攢下來的3萬元拿了出來。懂事的小姑逢人就說:我嫂子待我就像媽媽一樣親?!睂τ谧约旱膬蓚€孩子,這么多年來,她又當媽又當?shù)?,含辛茹苦。由于沒有固定收入,劉冬梅不得不通過養(yǎng)豬和養(yǎng)雞來貼補家用,她舍不得吃穿,衣服常常很多年都不肯添置一件,可是孩子們卻永遠是穿戴得整齊潔凈。孩子們一天天大了,對于孩子的教育她是嚴格要求,絲毫沒有放松。
“我自己艱苦點沒啥,孩子一定要有文化有知識。為了讓孩子們感到家的溫暖,再苦再累我也要支撐起這個家,也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苦難似乎從來不肯遠離這個多災多難的家。2009年10月份,一直就有高血壓的公公突然中風,患上了腦血栓,整個右半身完全失去了知覺。劉冬梅急忙將公公送進了醫(yī)院。病情好轉后,她又把公公接回了自己家?;疾『蟮墓钜欢炔荒茏岳?,吃喝拉撒全靠劉冬梅照顧,為了照顧好病人,她將自己的床放在公公的床邊。每當做好飯后,她總是先喂公公,之后自己匆忙扒拉兩口涼了的飯菜。公公大便失禁也是常有的事,她一個人每天幫著翻身擦洗、毫無怨言。收拾利索后,她一邊給公公按摩,一邊陪他說話,幫助他恢復肢體和語言功能。晚上,累了一天的冬梅從來不敢睡得太沉,因為公公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要起夜,而一起夜,她就要忙著照顧。
那一段時間,她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人一下子瘦了十幾斤。
患病后,公公開始變得脾氣暴躁,情緒不穩(wěn)定,常常大發(fā)脾氣。鄰居們看不過,勸冬梅不要寬容他,她卻說:老人經歷了人生的三大不幸,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已經夠可憐了,我不能再讓他受委屈。”就這樣,經過多方治療和精心照料,2010年,公公的病情逐漸穩(wěn)定,能下地走動了,說話能力也明顯好轉,脾氣也溫和了很多。有時候,他拉著劉冬梅的手熱淚盈眶,冬梅說:老人知道我的好,我就知足了,我吃再多苦也值了。”劉冬梅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的農村婦女,她真情演繹的善舉一直被鄰里傳為佳話,贏得村民的一片贊譽。
“我也沒做轟轟烈烈的事情,我所做的都是份內的事。做任何事情,只要懷著感恩、帶著責任,理所當然能做好。”劉冬梅深知親恩,孝奉老人,善待兒女,她樸實的話語和20年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尊老愛幼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張瑩超)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