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是永和縣城關小學的一名教師,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多年來,她懷著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工作踏實、認真,教學經驗日益豐富,教學成績越來越突出,成為學校、家長、學生公認的優(yōu)秀教師,先后被評為市優(yōu)秀輔導員、市優(yōu)秀班主任、省教學能手、省學科帶頭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個人等。
一
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教育。1992年,李小琴剛參加工作,被分配到罷古鄉(xiāng)下劉臺小學任教,當時農村小學都是復式教學,她一人代3個年級的所有科目。這種狀況對于一個城市長大的姑娘來說,無異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3個年級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過度的勞累致使她患上了慢性咽炎,1997年由于長期伏案工作,又得了頸椎病。醫(yī)生勸她最好在家休息配合治療,并且對她講“病要三分治七分養(yǎng)”,但她怕耽誤孩子們的課,總是利用午休時間牽引、按摩,一回到教室、辦公室,就把醫(yī)生的叮囑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依然該批就批,該備就備。久而久之,她落下了頸椎病,一勞累就會頭暈、惡心、脖子痛。
然而,就是這些頑疾也難以打擊她對教育 的信心和決心,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抑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她從沒有請過一天假,誤過一堂課。2010年她家蓋樓房、搞裝修,還有父親的一次次住院治療,工地上、病床前難以見到她的影子。2012年5月,父親不幸因病去世,她隱忍著悲痛,在出殯后的第二天她就出現在課堂上。她說,別的事情能放下,唯獨放不下班里的學生。
二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創(chuàng)造的是文明,培養(yǎng)的是人才,不善于施教,就可能壓抑了人才。背負這樣一份責任,她多次赴北京、太原、臨汾等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平時,《小學數學設計》、《山西教育》雜志成為她手頭的必讀刊物。另外,學校每次組織的講課、評課,她從不落席。通過學習、實踐、反思,她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不斷豐富,教育教學能力逐步提高。從2003年至今,她所代班級均名列全年級第一名,得到學校和家長的肯定。
背負這樣一份責任,她常常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無償輔導一些學困生。學生馮強基礎差,數學成績總不及格,上課不敢說話,她時刻關注這名學生,上課總是不失時機地給他講話的機會,課后有時還給他“開小灶”,經過兩年的關注,馮強終于變得自信、開朗了,成績也隨之提高。還有,班里的成偉同學,剛入學時,年齡小,老跟不上學習的節(jié)拍,家長著急,孩子苦惱,她每天利用課余時間給他輔導,不斷地鼓勵他,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這個孩子進步了,考上了理想的初中。家長們說:“碰到她,是咱娃的福氣!”每次分班時,他們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孩子能有幸成為她的學生。也正是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責任使得她更加注重學習,關愛學生,二十年如一日,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撲在教壇上。
三
任職以來,李小琴一直扎根于教學一線,曾一度代兩個班的數學,工作強度可想而知。
同時,她一直擔任班主任、教研組長等職,多次承擔本學校的觀摩示范課。每年寒暑假她還要去下鄉(xiāng)支教,承擔示范課和理論講座,是學校的骨干教師。課改以來,她總是勇于承擔新課程的改革研究,并主動承擔省實驗課題“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實驗,經實驗的學生大部分都考入了重點中學。每年全縣組織的“區(qū)域教育”活動中,她上的課都得到了與會領導及老師們的高度贊揚。此外,她還善于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經她指導的教師都逐步成長為學校的一股新生力量。
從教二十余年來,她熱愛學習,刻苦學習,勤奮耕耘,先后有20余篇論文獲國家、省、市一、二等獎。她撰寫的《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上發(fā)表;《讓優(yōu)化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在《二十一世紀中國教育改革論壇》上發(fā)表;《養(yǎng)成教育從低年級抓起》在《中國育人雜志》上發(fā)表;《如何實現作業(yè)的有效評價》在《中國教育科研理論與實踐》上發(fā)表。
李小琴就是這樣一位一絲不茍、敬業(yè)奉獻的老師,融愛、責任與先進的教學技能于一身,在平凡的工作中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在人生道路上走出一串閃光的足跡,為永和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今年全市的教師節(jié)大會上,她被授予“臨汾市名師”的光榮稱號。
本報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