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青春的無限激情,滿懷對教育事業(yè)的美好憧憬,1985年9月,馮潤萍踏上了三尺講臺,成為永和縣桑壁中心校的一名人民教師。如今,馮潤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經(jīng)27年了。
隨著時光流逝,二十多年來,馮潤萍身邊的同事、校長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她始終沒有離開過桑壁小學。面對簡陋的校舍、破舊的桌椅、質(zhì)樸單純的孩子們,馮潤萍知道,這里是最需要她的地方。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馮潤萍不斷為學生引進外部信息,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讓孩子們身體、心智在快樂中茁壯成長。
事實證明:學生在得到老師的關(guān)心愛護后,常常會在學習中產(chǎn)生更大的動力,在行為上出現(xiàn)明顯的趨善性。班里有個叫楊艷的學生父母離異了,打算棄學,馮潤萍聞訊,當天中午顧不得吃飯,騎上自行車趕往楊艷家。一進門,楊艷年過七旬的奶奶就流著淚對她說:“馮老師,你可來了,這孩子說什么也不念書了。”馮潤萍聽完便轉(zhuǎn)過身,拉著楊艷的手溫和地對她說:“楊艷,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不想念書了?”楊艷哭著對她說:“老師,我想媽媽……”馮潤萍微笑著對她說:“楊艷,你想媽媽的心情老師非常理解,可是你知道嗎,媽媽也希望你能好好學習,成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況且,老師也是你的媽媽,不管有什么事都可以跟老師說,老師來幫助你?!痹隈T潤萍的循循善誘下,楊艷當即和她一起返回了學校。在小學畢業(yè)時,楊艷同學考上了重點初中。
牛頓、愛因斯坦、瓦特在學齡期都曾是“學困生”,這讓馮潤萍明白,即使天才也需要教育才能成才,而老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為此,馮潤萍時刻把學生的日常點滴生活放在心上,有的孩子沒吃飯,她會打飯讓他吃;有的孩子沒零花錢了,她會給他點錢讓他用;有的孩子買不起字典文具,她就把兒子用過的給他使用;遇到下雨天,許多孩子沒有雨具,她會把本村回家的孩子送回去……付出總有回報,班里的孩子們有什么困難,都愿意跟她說,馮潤萍不知不覺成為孩子們的知心朋友。
從教以來,馮潤萍從未拒絕學校領(lǐng)導安排給她的任何一項工作,并且能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她都處處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動人、感化人,把她對學生的愛,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化為自覺的行動。為了加強自身綜合素質(zhì),多年來她堅持學習,并積極學習電腦操作、課件制作,在每一次的放假期間都借用別人家的網(wǎng)絡(luò),查找瀏覽一些教育信息,充實自己。盡管工作繁忙,她還是參加了自學考試,通過了大專學歷教育,使自己的文化素質(zhì)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教書育人是馮潤萍的選擇,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則是她一生的追求。一路走來,一路收獲。馮潤萍所代的班級歷年來教學成績顯著,她也因此先后榮獲臨汾市優(yōu)秀班主任、鎮(zhèn)優(yōu)秀教師、縣優(yōu)秀輔導員等榮譽,獲得了學生及家長的好評。
記者 張康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