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孩子

2014-04-17 08:17:28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要尊重別人,這是每個人都懂的道理。可是,說要尊重孩子,好多家長還確實沒做好。

這話怎么說呢?因為好多家長沒有認識到孩子是一個自然人,他需要獨立,需要歷練,需要成長,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家長沒有從精神上的尊重孩子,這種不尊重集中體現(xiàn)在“包辦代替”上。在家里,不準做這,不能干那,甚至于吃什么樣的飯,做什么樣的事,一切都要服從于家長的安排。在家外,從上輔導班到選擇興趣班,從上學到報志愿,從找工作到選對象,都要由家長操控,如果不聽從安排,就會被定性為“大逆不道”。

家長的這種代替,表面是關(guān)心呵護孩子,實則是一種限制,對孩子行為的束縛,對孩子思想的禁錮。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有些家長不遵守生命的成長規(guī)律,對孩子實施高壓政策,拔苗助長,把自己的愿望強加于孩子,讓孩子從精神到肉體上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有人把今天的兒童稱為“縮略童年”的一代,沒有童年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也一定是一片空白。

還有一種不尊重,那就是軟暴力,有人說軟暴力就是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攻擊,其實,軟暴力的殺傷力在于對孩子的“置之不理”。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夫妻或因為生意或因為工作繁忙或因貪圖享受,把孩子放在父母那里,或稍大一些放在全封閉管理的民辦學校,以為這樣就可以放心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了。孩子13歲之前,父母的作用顯得無比重要,如果父母只是忙于自己的事業(yè),與孩子過早分離,易給他們帶來心理上的陰影。把孩子放在老人那里,老人大多數(shù)只能照顧孩子的生活,卻不能進行精神上交流,有的還有溺愛的毛病。而13歲之后的青春期也特別重要,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起走過,則會造成抑郁癥或者沾染社會不良習氣,使他們的人生偏離航向。還有的家庭把孩子當作了“多余”,于是,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回到家中和孩子沒有交流、也不進行溝通。這種不尊重,則可能會把孩子從家庭中推向社會邊緣,甚至置于絕路之上。

以上幾種不尊重,只是列舉了發(fā)生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還有一些深層的言行、隱性的不尊重,每天都在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要做孩子為人處事的榜樣,要愛心、耐心、細心“三心”齊備,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陪伴他們走過人格成長中的最重要階段。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