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年輪在臨汾
副市長 王振宇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人說山西好風光”是這個節(jié)目的主題,它同時也是一部電影插曲的名字,電影的名字叫《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當年郭蘭英老師把這首歌演繹到了極致,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歌聲中唱到: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這部電影就是在臨汾洪洞縣拍攝的。歌聲、人物、景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贊頌了山西壯美秀麗的表里山河,還有山西人吃苦耐勞的精神。
上個世紀50年代,在臨汾丁村考古發(fā)現(xiàn)的三顆遠古人類的牙齒,經(jīng)測定距今有10萬年。丁村人的考古發(fā)現(xiàn)填補了距今23萬年的北京猿人與距今約3萬年的山頂洞人之間20萬年的空白,它是對西方考古界歷來就有的“東方人種西方來論”有力的反駁。同時也證明了我們中華民族、黃皮膚的炎黃子孫的根就深植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
這是臨汾的遠古時代。臨汾的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時間刻度,我覺得是距今四、五千年前堯的都城的存在,這就是今天的陶寺遺址。陶寺遺址的考古發(fā)掘至今將近40年了,并且還將繼續(xù)下去。去年我們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共同向全國發(fā)布了第一階段的考古研究成果。那么堯的都城有多大呢?專家告訴我們的面積相當于3000個咱們現(xiàn)在的演播廳,僅城墻寬度就達10米。專家還告訴我們當時在這里生活的大約有5萬人。大家想一下,在當時的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和階段,5萬人是何等驚人的一個規(guī)模,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都城里有宮殿區(qū)、祭祀?yún)^(qū)、貴族生活區(qū)、平民區(qū)、糧食倉儲區(qū)和手工業(yè)區(qū)等劃分,這些功能區(qū)的劃分,給我們的一點啟示是,國家的形態(tài)出現(xiàn)了。陶寺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這是一個陶制的扁壺,上面有一個紅色的圖案,經(jīng)專家考證,這是一個“文”字。陶寺遺址文字的出土以及成功破譯,與殷墟的甲骨文相比起來,又把我們中國漢文字的成熟期向前推進了600年,所以可以說這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這是一個龍盤,上面刻畫著中國最早的龍的圖騰,龍的嘴里還銜著一串麥穗,寄托著祖先們美好的愿望。這個龍盤的仿制品是我們臨汾的城市禮品。還有一件工具叫圭尺。圭尺與立表兩件工具組合起來是一套測量系統(tǒng),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測定歷法,二是丈量土地。這兩件工具所代表的是社會王權階級必須牢固壟斷、掌握的兩項重要權利。圭尺的被壟斷表明國家出現(xiàn)了。所以圭尺從物證的角度證明了最早的“中國”的含義就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國”。史記有載“堯都平陽”正在由傳說成為信史,堯的都城是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程的一個最重要的支點,所反映的堯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要源頭。
從此以后,有了文字,臨汾這塊古老的土地就一直在記錄著華夏燦爛文明的每一步足跡。大約三千年前,春秋五霸中的晉國,就是在臨汾這塊土地上孕育、成長、壯大的,晉侯墓地出土的車馬坑,殉葬的全部真車真馬,比秦始皇的兵馬俑還要早600年,魏、趙、韓三國分晉,中國歷史由春秋走入戰(zhàn)國。在云丘山塔爾坡村保留著15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被專家稱為民居建筑的活化石。700年前的元代戲臺,全國一共9座,臨汾有5座;400年前的明清民居,在丁村保留完整的有47座。
臨汾,這座古稱為平陽的城市,如果說她有靈魂的話,那一定是來自于她的歷史基因和文化血脈,她見證著我們中國的年輪,在時間的長河中一步步向前演進。
今天的臨汾,各項事業(yè)欣欣向榮,一方面,面對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另一方面,面對未來文旅產(chǎn)業(yè)的做大做強,我們有著太多的思考和計劃,我們也做了許多嘗試。
“中國根,黃河魂”。臨汾希望您?;丶铱纯?,回這個真正的老家看看,也許我們現(xiàn)在做的還有差距,但我們會越做越好。臨汾歡迎您!
【本文系作者5月9日在“人說山西好風光”競演A組初賽上的演講詞(有刪減)】
記者 閆銳鵬 攝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