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準則和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華夏子孫世代傳承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中國這樣重視親情和孝道。民國癸酉版(1933年)《臨汾縣志》載歷代臨汾孝子,讀后可知古人孝道,令人感慨萬千。
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朱濟熺被襲封為晉定王,食邑平陽,死后埋于呂梁山龍山腳下,是為晉王陵,即今之晉王墳村,俗稱墳上。朱濟熺之重孫朱奇溯,其父為河西順簡王,早死,時朱奇溯未滿周歲。稍長,問父所在,不得知,即痛哭,刻楠檀木為像以祀之。母嘗病渴(即患糖尿病),乃稽命禱天,俄有甘泉自地涌出,母飲泉病愈。母卒,謚“恭定王”,哀立宮墀,古柏忽生奇花,異味襲人,為至孝感天。
晉王墳村又有一孝子,叫張思恭,性純篤,事母至孝。光緒三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張思恭自度不能保全妻子兒女,因典賣田產(chǎn)、家具,以甘味美食奉其母。妻兒餓斃,而母無恙。張思恭,因名恩義,思恭定王,堪稱名副其實。
馬站村有一農(nóng)民,名王達臣,家貧。母病思肉,無力買,遂割股作羹以進,母食病愈。里人達于宮,邑令給匾表彰其門。王達臣割股事母堪比介子推割股奉君,傳為千古美談。
“二十四孝”載閔子騫孝順繼母故事,說是大雪紛飛之寒冬日,繼母給二兒子裝穿絲綿,而給閔子騫裝穿蘆花,被父親發(fā)覺欲休繼母。閔子騫哭道:“兒寧愿一人受凍寒,不愿三子受孤單。”從而感動父親和繼母。蒲劇“鞭打蘆花”演的就是此故事。
臨汾亦有閔子騫式孝子。遆攀龍,遆莊人,繼母虐待、咒罵,鞭無常。咸豐丙辰時,遆攀龍中進士,授廣西知縣,不就,繼母病,遆攀龍煎湯藥、洗衣物,和衣曲肱,不怕勞苦。繼母歿,悲痛如生母。人皆以為其有閔子騫之風。
河西北劉鄉(xiāng)更有一千里負父尸歸的孝子,名李國宗,其人其事傳遍河西。其父以貿(mào)易歿京師,不得歸。李國宗為人口吃,跛一足。右臂麻木,行必以杖。步往躉都門,負父尸,日行數(shù)十里。至直隸(今河北省)安肅,阻于雨,屋傾塌。主人意其必祀。孰料掘瓦礫視天,竟安然無恙,人皆以為純者之感應(yīng)。
更為感人的是負母行乞的孝子王呆娃。其為西山花池坪人。家赤貧,母病佝攣。每行乞,必負之。得食,必先進母。有人嗤笑其“老呆娃”,王呆娃則曰:“呆娃在母腹,母不以為累,呆娃背母,安敢以為累?”又有一匐匍拜墓的孝子閆順,其事尤為感人。閆順,明代霍州人。自幼兩足瘸,不能行走。永樂初,以縫鞋為生,奉養(yǎng)父母。父母終,附葬祖塋。手足拖地,延至臨汾就食。每至清明節(jié),必匐匍至霍州祖墓祭掃,往返三百里,不以為苦。五六年間,孝心如一。一日,至趙城地里鋪,有人指而言曰:汝起而行,必不瘸矣。”順如其言,果能起行,若素無瘸病。回視所指之人,杳無蹤跡。人皆以為孝感所致,呼為“閆孝子”。
上述故事感人至極。之所以感人,在于他們“孝”字當頭,知恩圖報。“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笔澜缬惺裁幢雀改傅酿B(yǎng)育之恩更深的呢?“孝”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標準,體現(xiàn)了人類最根本的人性和道德觀念。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很難想象他會為集體和社會做出奉獻,即使他很富有,也會受到人們的譴責和鄙棄。在傳承中華文明的今天,我們更應(yīng)弘揚孝道文化。
文/盧玉龍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