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在這古老的文化源泉里,也孕育出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勤勞聰慧的祖先,采用石雕、磚雕、陶制、泥塑、壁畫等形式記載下多彩多姿的體育形象,反映出體育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進程,形象逼真地記載著源遠流長的古代體育發(fā)展史。
1953年,在山西襄汾縣丁村文化遺址中首先發(fā)掘出石球、三棱尖狀器。據考古專家測定,這完美的石球是距今已有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的文物。起初,它是原始人用來狩獵獲取食物的器具,經過演變,石球成了后來各項球類的原始形態(tài)和鼻祖。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用腳踢石球、兩球相碰為勝的石球游戲。蹴鞠(足球)即仿造石球的形狀而成。在山西省襄汾縣丁村出土的兩幅磚雕擊鞠(馬球)造型,據考古專家鑒定為宋代體育文物。磚雕打馬球的騎手,駕馭駿馬奔馳,舉起球杖迅擊落地的圓形馬球,動作真切,好似現今賽場上的精彩鏡頭。在山西侯馬金墓出土的磚雕擊鞠(馬球)圖是明昌七年的文物。雕刻精美,創(chuàng)意新穎,四幅連環(huán)圖,運用動畫片(幅幅銜接)之技巧,依次舉杖、甩杖、擊球、球進洞穴。
綜合上述,宋、金磚雕馬球圖像,形象、翔實地記載著山西古代廣泛盛行馬球運動的史實。從史籍上也有記載,據《遼史·穆宗紀》說,遼國重視騎馬打球。應律二年(952年)耶律述律去應州(今山西應縣)打馬球,北漢劉旻政權,曾遣使向遼穆宗奉送球衣和比賽用馬。這充分說明山西千余年前就在廣泛地流行馬球運動。
在山西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繪有巨幅元代繪畫的《捶丸圖》。《捶丸圖》為元泰定元年(1324年)的作品,捶丸又叫步打,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運動,說明在600多年前山西就流行“捶丸”運動。捶丸是一項競技項目,在空地上畫一球基,離球基數十步或百步作一定數目的球窩(也叫家),旁豎彩旗。持杖從球基擊球入球窩分勝負,與今之高爾夫球打法相似。中國體育博物館在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期間展出的《中國體育展覽》中展出了復制的《捶丸圖》壁畫,使參觀的國際奧委會委員驚嘆不已,連呼:“高爾夫!高爾夫!”這正是:蹴鞠馬球廣流行,雕塑壁畫映古貌;浩瀚體育發(fā)展史,涓涓細說臥牛城。 錫剛文/圖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訂奶箱隨心安裝樓宇門前有些亂
下一篇: 安全為天豈可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