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縣橋南小學,有一個由家長、教師、同學組成的學雷鋒、關愛特殊兒童的群體。他們傳遞愛心,呵護、關心、照顧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特殊兒童高景波,讓他像同齡人一樣享受著快樂、美好的童年生活。
高景波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父親高金元靠經(jīng)營三輪打工賺錢,維持全家人的生計。母親袁秀花在家料理家務、照顧孩子。兄妹兩個,妹妹身體健康,正在上幼兒園。景波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身體發(fā)育不良,嘴唇和臉面呈現(xiàn)青紫色,不能進行運動量過大的活動,連上下樓梯也非常困難。父母曾帶他到太原、北京等地診治,因不能進行手術,疾病未得到治療。
小景波年滿三歲后,母親想,如果長期把孩子封閉在家里,不讓他與同齡孩子接觸、玩耍,不送他上學感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孩子將會變成傻子。為了讓兒子度過美好的童年,2006年春季開學后的一天,母親來到橋南小學,向?qū)W校領導介紹了孩子的情況,表達了送孩子上學的想法。聽了景波母親真誠樸實的話語,看到她渴求期待的目光,校長愉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并協(xié)商了接送孩子上學的具體辦法和有關事項,母親高興地離去。打這時開始,每天上學時母親把孩子背到教室坐好,放學時又把孩子從教室背回家。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一天四趟,風雨無阻。為了全力照顧好孩子,她放棄了打工賺錢的機會,節(jié)衣縮食,生活十分儉樸。
從小景波上幼兒園那天起,橋南小學就開始了愛心的傳遞,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班主任葛娟萍和科任老師像慈母一樣關心、關愛小景波。她們在心理上給以疏導、在行動上給以關照,在學習上手把手地教,并經(jīng)常在課堂上提問和表揚,讓小景波愛上了學習、樹立了自信。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全班同學都像親兄妹一樣幫助小景波克服困難,班里沒有歧視、沒有冷漠、沒有嘲諷,像家一樣溫暖。由于景波不能上下樓梯、小便上不了廁所,母親只好在家里拿一個空瓶子,讓景波背過同學拿出瓶子來小便。同學們沒有歧視他,有時小便時流在了地上,同學們就趕緊拿來拖布清理干凈。下課后,同學們總要查看一下他的瓶子是否滿了,以便幫他倒掉。早上同學們到校后,都要關心地詢問他哪兒不舒服,甚至有的同學伏在胸前聽他的心跳聲是否加快,天天如此,形成了一種習慣。有時他的文具、課本掉在了地上,同學們立即幫他撿起來。偶爾學校放學了,看不到他的母親接他,同學就幫他把書包提到教室門口,與他一起等,直到母親把他接走,同學們才離開學校。當他突然有點不舒服,同學們就迅速圍過去關照,有的給他倒水,有的去報告老師。幾年里,小景波在學校沒發(fā)生過一次意外。
去年新學期開學后,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調(diào)整,小景波也重新分了班,班主任換成了劉麗娟老師。新領導、新老師、新同學依然接過傳遞愛心的“接力棒”,悉心幫助小景波。天氣轉(zhuǎn)冷后,小景波不能來學校上課。劉老師就組織了學雷鋒幫教小組,在李佳同學的帶領下,武潤虹、關宛穎、陳浩軍、邱家奇、曹澤陽等同學定期給他補課。還有的同學主動到圖書室借來有趣的故事書送給他看,有的同學星期天到家里陪他玩、與他聊天,給他介紹學校、班里發(fā)生的新變化、讓他在家里沒有孤獨和寂寞感,快樂地生活和學習。
學習雷鋒好榜樣,愛心呵護花兒紅。如今小景波開朗活潑,熱愛讀書,喜歡繪畫,學習不斷進步。班級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小雷鋒”多了,調(diào)皮搗蛋的少了,優(yōu)秀生多了,學困生少了。橋南小學總結(jié)提升、廣泛宣傳身邊的先進典型,引領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踐行雷鋒精神已成為全校師生的自覺行動。近日,縣關工委、縣教科局在橋南小學召開“學雷鋒,見行動”主題活動推動會,全縣青少年“學雷鋒、心向黨、講品德、見行動”,雷鋒精神在吉州大地放射出燦爛的光芒。(郝耀宗 劉黨生 張立忠)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歐洲之旅遐想之四——風雨意大利
下一篇: 勤思多練迎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