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感化的過程

2012-09-06 08:15: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在十幾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的過程是感化而不是制裁。
大家可能聽說過這樣一件事:
安東尼奧曾就任紐約市市長。在他所有的政績中,有一件事是值得稱道的,那就是治理紐約地鐵站里的小偷和搶劫現象。他采取的辦法不是暴力,而是在地鐵站里不停地播放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樂,其中《圣母頌》是播放次數最多的音樂。這樣做的效果是,地鐵站里的小偷和搶劫現象大為減少,發(fā)案率創(chuàng)下歷屆政府最低。制裁還是拯救,安東尼奧選擇了拯救。因為拯救一個人的靈魂比任何手段都高明。制裁還是拯救,只是方法上的不同,但反映到效果上,確有明顯的差異。制裁是一種手段,它的第一目的就是遏制。制裁當然還有第二種、第三種目標……但是終極目標還是拯救一個人的靈魂。
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我所帶的班級里,有個學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臨汾一中,學習刻苦努力,但是在全校狠抓學生常規(guī)管理的那段時間里,早讀遲到的學生名單里總有他的名字。我沒有急于批評他,而是觀察了幾次之后,找了個時間,關心地問他學習上是不是有困難,生活上是否還習慣,與同學們相處的是否還融洽。在閑聊的過程中,這名學生漸漸地說出了心中的焦慮,在看到同宿舍的同學每天都在刻苦的學習后,他總感覺自己下的功夫還不夠,于是他們休息后,他依然挑燈夜戰(zhàn),因此早上困得起不來,遲到了。了解了這個情況后,我先表揚了他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接著指出學習需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然后和他一起制訂了一個合理而高效的學習計劃。通過這次深入的談話后,這名學生再也沒有遲到過,臉上的笑容漸漸地多起來。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塑造人類靈魂的重擔,尤其要注重教育管理的方法,它不是簡單的制裁,或是體罰,而是和風細雨般的感化。教師要在孩子面前為人師表、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自己先做到,要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多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管理的過程中處處體現人文關懷,在班級管理中獲得學生支持。(閆麗英)

  【責任編輯: 高卓然】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