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網評:不妨給師生一點兒“自留地”

2020-12-02 08:53:45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shù):

  一次,在一所學校采訪。講到學校的管理時,校長躊躇滿志地說,我們學校管理很嚴格,教師采取指紋簽到考勤,并實行嚴格的跟班制……

  還有一次,和一位教師在一起聊天。她說,對學生一定要采取全過程、保姆式的管理,必須牢牢地牽著他們的鼻子,不能讓他們溜號了……

  粗聽,學校嚴格管理老師、老師嚴格要求學生,一切無可厚非。但細細想想,又覺得不是那么回事。

  老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工作,這是一項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腦力工作,和生產流水線上的工作有著本質區(qū)別。老師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的取舍以及對課堂變化做出恰當處置等方面。有時看似平常的一節(jié)課,卻經過反復打磨推敲,實際付出遠遠超出課堂之外。老師對課堂的把握和創(chuàng)造與自身的知識、經驗、智力、個性心理品質等因素密切相關,這就注定了其工作不能以量去評價,而更多的是以質去評價。所以,與前文那位校長不同,另一位校長曾這樣表態(tài),我們這里沒有硬性要求,只要老師能按時上好每一節(jié)課,學校不管他是在哪里備課。作為學校管理者,如果管得太死,對老師要求“千人一面” ,勢必導致不少有創(chuàng)造力的老師等同于一般老師,整天忙于備課、上課,應付學校的各項考核檢查,時間排得滿滿,其創(chuàng)造熱情和創(chuàng)造能力反而受到影響,沒有時間學習、充電、思考,難以發(fā)揮出學科帶頭人的作用。

  同樣的,在班級里,也應該給那些優(yōu)秀的、有個性的學生一些“自留地”,管得太死,只能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學習上,應該注意因材施教、分開層次,可以允許一些優(yōu)秀學生有更多時間閱讀課外讀物,可以給他們講一些高端的知識,可以讓他們發(fā)揮興趣特長,可以讓他們參加更多課外活動。這些做法無疑增長了他們的見識,增強了他們的能力,能助力他們在學習上觸類旁通,有更大提升。

  所以,適度給優(yōu)秀老師和學生一點“自留地”,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