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起,《新京報》陸續(xù)推出四期黃金周婚禮調查,主題涉及“份子錢”婚宴花銷”領導婚宴”結婚彩禮”。根據記者對北京、湖北、河南、內蒙古、福建、廣東等多地數百對新人及其親友的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份子錢,越來越奢侈的婚宴,以及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娶媳婦禮金,已成為婚禮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結婚舉辦儀式典禮,有個傳說,遠古時的群婚制,并無儀式之說,雙方合則在一起,不合則分,因此后代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到了伏羲女媧時代,因為洪水泛濫,陸地上的人物、動物幾乎都毀滅殆盡。只留下伏羲、女媧兄妹,上天怕人類滅絕,便派太白金星勸說二人成婚,二人不肯,便相約隔溝滾磨盤,如合則婚。結果二人分別從兩座高山上往下滾石磨,石磨合二為一,兄妹認為這是天意,遂在山洞中結婚,生兒育女,繁衍后代。從此才留傳下嫁娶、媒約、洞房的婚姻關系,兄妹二人滾磨盤成婚的山就在如今的吉縣境內,世稱人祖山。
關于結婚中的彩禮,在農耕和漁獵社會,起先以獸皮為貴,周代有大雁成婚,再后來,便有了貨幣的通婚,宋代以后,結婚時,男方向女方送現(xiàn)金作為彩禮較為普遍,具體數額根據雙方家庭情況而定。
漫長而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重男輕女,認為女人是賠錢貨,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因此在嫁女時要讓男方支付不等的費用,如同“賣女兒”。
古代的婚姻,親朋好友也送“份子錢”,但大多數都是實物,貴族仕宦人家多送首飾、絲綢,普通百姓一般送一些獵物或自己的土特產品,表達美好祝愿。
新中國成立后,傳統(tǒng)的婚禮被取消,婚禮極為簡化,雙方穿上一身干凈衣服,親朋好友湊錢買一些茶缸、暖壺、枕巾等,新郎新娘騎上借來的自行車,戴上大紅花,單位同事來家祝賀一下,婚禮即成,那時不吃婚宴,也不用彩禮。
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婚禮及相關儀式慢慢復興,男西服、女婚紗,到飯店辦婚宴,男方給女方數百上千元的禮金,親朋好友小范圍吃飯隨禮,禮金由5元到10元不等。進入新世紀以來,由于貧富逐漸拉大,先富起來的一班人開始籌辦豪華婚禮,婚車一色奧迪、奔馳,婚慶明星助陣、星級酒店舉辦宴請,彩禮也由數千上萬至十數萬,隨禮的份子錢也水漲船高,200元、300元、500元甚至一千元不等。
過高的彩禮錢,讓許多新婚之人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過高的份子錢,讓許多剛參加工作的人囊中羞澀。這時的彩禮和份子錢,早已不是正常的習俗,最終演繹為循環(huán)往復的人情債,許多人不得不感慨,一年的工資,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都吃了高價飯,有的人甚至聞帖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針對循環(huán)往復早已變了味的彩禮和高額份子錢,人人都有怨言,人人又都參與其中,要真正破解,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有關媒體要給社會積極引導,整個社會要提倡節(jié)儉辦婚慶的正能量,同時對一些上梁、滿月、生日、搬家、上學等等慶賀宴請要堅決取締打擊,只要我們的社會真心去解決這個問題,相信辦法總是會有的,時間也不會太遙遠!(文/來祥生)
責任編輯:李甲
下一篇: 讓出游與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