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表彰”成負擔

2014-06-10 20:45:43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近日,山西宣布完成評比達標表彰專項整治工作,共有702項未經(jīng)批準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被叫停,但精簡之后仍有79項。一直以來,在全國各地,各種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多如牛毛,浪費大量人財物力,但卻屢禁不止。(6月9日《新華網(wǎng)》)

“最優(yōu)”最佳”十大”百強”如今類似的這些“稱呼”總會時不時通過各種渠道傳遞給我們,視覺已大有泛濫之憂,想不到身在其中的“榮譽獲得者”們更是苦不堪言。

某旅游公司負責人反映,他們經(jīng)常接到各類評比的電話,很多電話都是從北京打過來的,比如說讓你評個“最佳旅游目的地”,一般收費6000元至1萬元。很多評比活動含金量都不高,說白了就是打著各種幌子要錢的?!?/p>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雖然中央、地方的整頓力度都很大,但對基層企業(yè)來說,各類評比依然多如牛毛,幾乎每一家評比機構都想從企業(yè)身上揩一把油。

評比不嚴謹,表彰變負擔,那所謂的榮譽也自然會注水。如今,那些評比機構不僅僅針對企業(yè),針對一些群體及個人的評比也不在少數(shù),反正無論是怎么樣的評比,到最后都是要掏錢說話的,不同的價格換取不同級別的榮譽。

而類似的評比除了傷財,更多的是勞民。曾聽很多家長朋友講過,一到假期,便會有很多針對孩子的評選活動,報名費不少,關鍵是太折騰人,孩子期望很高,家長還不能打擊積極性,最終大都會有個榮譽,但搞得一家人疲憊不堪!

記得去年,有一個熱愛書法的朋友因為在當?shù)孬@得了一個書法展的獎項,結果好多家機構打來電話,不是要出版作品,就是要評選什么杰出書法家,但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該朋友一一回絕,以致于現(xiàn)在都不敢貿(mào)然參加展出活動了。

評比表彰本身是為了鼓勵先進,表彰優(yōu)異,屬于重精神輕物質(zhì)的獎勵活動,但如今,評比表彰被一些機構視為生財渠道,影響了榮譽在人們心中的正常地位。

缺乏科學標準,注重商業(yè)效益,榮譽稱號過多過濫,這正是為什么人們現(xiàn)在普遍對各類榮譽漠視的主要原因。正如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教授邵曉瑩說,各種評優(yōu)評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激發(fā)單位內(nèi)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太多太濫的評比則浪費大量資源,還帶來了權力尋租的空間。對于企業(yè)來說,為了爭得好名聲,寧愿花大價錢買‘榮譽牌’,上下打點;在機關事業(yè)單位內(nèi)部來說,為取得上級部門打出的高分,同樣會‘疏通關系’,形成系統(tǒng)內(nèi)腐敗?!?/p>

類似的評比與其說是負擔,不如說是造假,企業(yè)或個人付出的是金錢上的代價,社會公眾付出的是對誠信價值的質(zhì)疑或反思。所以,我們呼吁政府部門加大清理整頓力度,還評比表彰以本身的色彩,讓榮譽名正言順。 文/梁新紅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