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劉福賢等人“擺弄”手藝時的場景。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幾位老大娘、“穿越”而來的一架小型紡車、幾塊“夾芯”布,不時有路人駐足,或觀看、或拍攝、或戲耍,這是日前記者在吉縣東城鄉(xiāng)社堤村一隅看到的一幕。
她們熟練地操弄著這些“稀罕物”,十指靈動之間流淌著最質(zhì)樸的匠心,讓人們的思緒由“近”及“遠(yuǎn)”。
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將搓好的棉條纏繞在紡車的錠子上,右手輕輕搖動紡車,帶動錠子高速旋轉(zhuǎn),使棉條的一端絞纏成棉線。同時,左手陸續(xù)松動、適度拉伸棉條,使棉線不斷變長……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fù),不一會兒,一個線穗子紡成了。
恰逢村中的“蘋果小鎮(zhèn)”盛會,游客在觀光、游覽的同時,不禁被這道“新奇”的風(fēng)景深深吸引,紛紛掏出手機(jī)拍攝。一些城里來的小孩子涌到轉(zhuǎn)動的紡車前,好奇地東摸摸西看看。
在幾位“拍客”的鏡頭里,紡線老人的雙手雖然蒼老,但是那股靈活勁卻不輸給年輕人。老人名叫劉福賢,今年80歲,12歲時就能紡線、織布,曾是村里有名的巧手。她說,過去孩子結(jié)婚、老人做壽,都需要備上幾塊手工織布?,F(xiàn)在,市面上什么都能買得到,材質(zhì)、花色的選擇更多。對這門老手藝,“舍不得丟下,還是親手做的東西最好!”她說。
一旁,幾位老人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忙著手里的活計,將一層又一層的鞋墊用線“摞”起來。一些年輕人頓時來了興致,緊接著又圍了過去。78歲的陳義章笑呵呵地說:“我們在納千層底,就是你們常說的‘白邊鞋’的鞋底。以前,日子不好過,鞋底只能用不穿的舊衣服或是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來制作?,F(xiàn)在,日子好了,鞋底也換成新買來的白色棉布了?!?/p>
“先把棉布用糨糊一層層貼在一起,曬干成布板,再根據(jù)腳的大小和想要的鞋底厚度,剪出一個個鞋底樣?!标惲x章老人興致勃勃地介紹起制作流程,“用一根繡花針穿上麻繩,把七八個鞋底樣疊加、縫制起來。加工時,針腳要分布均勻,每一針都要用手拉緊,才能確保鞋底牢固、耐穿。不忙時,兩三天就可以納成一對鞋底。”
費時費力費功夫的老手藝,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而言“太不劃算”。但老人們卻樂在其中,嫻熟地重復(fù)著同樣的動作:一根針在厚厚一摞白色棉布上來回飛舞,針拉一拉,線緊一緊,留下一排排密密麻麻、整齊有序的針腳。即便雙手布滿老繭,腰背累得酸痛,他們的心依然是甜的。“家人下地干活兒,還是穿千層底鞋最舒服,透氣,不臭腳……”
在此展示“絕技”,她們有自己的“小心思”:“早知道有這么多小娃娃過來,我們就提前準(zhǔn)備一些鞋墊和粗布,送給大家做紀(jì)念了。老手藝一代代地傳了下來,不能就這樣丟了。希望,我們的堅持能引起年輕人的關(guān)注和喜愛。”
曾幾何時,補(bǔ)鍋、磨剪子、爆爆米花的叫賣聲充斥著大眾的生活。時過境遷,這些“純手工”行當(dāng)如今已難覓其蹤。此時,紡車、千層底,一拉一拽、一針一線之間,割舍不下的是歲月的記憶和濃郁的親情,不經(jīng)意間將人們喚回往昔,重溫那些漸行漸遠(yuǎn)的溫暖。
明媚的陽光下,老人們的笑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好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記者 王鵬 李靜 文/圖
責(zé)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