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師傅說他們那里是山村,父母親一生種水稻,常常吃不飽穿不暖,從小就很羨慕城里人。十二三歲時,他就跟著一個親戚來臨汾,那時候當學徒,跟著師傅給人換鍋底、修雨傘,一年掙200元,師傅管吃管住。在外打工也很想家,但為了糊口,只能這樣。但臨汾人很好,那時候冬天有人給他衣服,有給毛衣毛褲的,還有給大衣的。冬天在刺骨的寒風中干活兒,穿著臨汾人給的衣服感到很溫暖,有家的感覺。在臨汾待了五六年后,師傅要回老家,很不舍得離開臨汾,可沒辦法就跟師傅回了老家。當時回去都不習慣在老家待著,還是想出外打工掙錢。就到寧波一家油煙機廠做配件,當時每天干8個小時,還常加夜班,一個月掙700元錢,干了4年后,慢慢對油煙機的構造有了一定了解。但是一次他偶然發(fā)現,打工的干的時間一樣,但廠里給本地人的工資高,給外地人工資低,覺得很傷自尊,就從那家油煙機廠辭職。
辭職后的他當時很茫然,父母都老了,不能靠老人養(yǎng)活自己,到底去哪里打工掙錢呢?就在他迷茫的時候,同村正好有幾個人到山西打工,他們說是給人清洗油煙機。他想,自己在油煙機廠干過,了解油煙機的構造,于是就跟著他們到了山西長治。在長治干了不到一年認識了一個老鄉(xiāng)女孩,兩人很投緣,做了男女朋友,他給女朋友講了自己小時候在臨汾干學徒故事。兩人商量,那就到臨汾打工。
2000年,他們兩個人在臨汾結婚,開始了自己清洗油煙機的生涯。田師傅每天和媳婦清早就出來走街串戶給人清洗油煙機,餓了買個餅子吃,晚上回去才好好吃頓飯。后來媳婦相繼生了3個孩子后,就在家里管孩子,他一個人在外謀生。他說一個人干活很辛苦,清洗油煙機要對著下水道,天氣暖和,手不冷,但下水道的臭味很嗆人。冬天雖然下水道味不嗆人,但手又很冷,常常是手裂口子。好的是,自己干活兒細致,干活兒實在,不管到了哪兒,都能得到客戶的信任?,F在干活兒都是老客戶,不用愁活兒。所以這多少年也在臨汾站住了腳。老客戶了解他的情況,常給他的孩子一些舊衣服,給他省了不少錢。他說大女兒已經上了初中,小的也上了幼兒園,孩子們生在臨汾、長在臨汾,對臨汾都有很深厚的感情,他都不想回老家。
已經在臨汾打了十多年工的田師傅,說起家人對臨汾的感情,說起臨汾人對他的幫助,滿臉都是感激。
記者 衛(wèi)紅麗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