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洪峰來臨,他一天一夜沒合眼,帶隊裝了2000個沙袋,守住了500米寬的堤壩;洪水倒灌田地,秋收受阻,他帶著水泵率先下地,在冰凍刺骨的泥地里排水泄洪,讓農民及時收走玉米;災后農房重建,他又搬磚和泥,幫助受災群眾早日住進新房……
他叫馮陽陽,是一個才滿30歲的年輕人,卻是有著十年應急救援經(jīng)驗的“全能尖兵”。11月30日,記者在安澤縣見到了馮陽陽。
“別看馮陽陽同志年紀不大,可卻是我們應急救援隊伍中的骨干人才,現(xiàn)任縣應急管理局森林防護大隊副排長一職?!卑矟煽h應急管理局內,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馮陽陽時,重復提到了“全能”這個詞,到底有多“全能”呢?記者對此次采訪充滿了期待。
“不好意思,這幾天在山上排除落石隱患,山上又沒信號,我下了山才知道記者同志要來,你看我這臟兮兮的?!背跻婑T陽陽,他身上的衣服滿是灰塵和泥塊,臉上的胡子也是密密麻麻。
“習慣了!習慣了!這點工作算不了什么!比前一段的防汛救災輕松多了。”馮陽陽看到記者打量自己,有些尷尬地拍打了下身上的泥土,然后在一番回憶中,開始了這次采訪。
今年的國慶假期,安澤縣遭遇連續(xù)的強降雨天氣,河道內洪水沖擊著堤壩,農村里雨水倒灌進田地。10月5日夜,馮陽陽接到上級指令,帶隊務必守住安澤縣城城區(qū)北邊的一處堤壩,絕不能讓洪水從此處侵入城區(qū)。那一夜,他帶領著20名森林防護大隊的隊員,冒著大雨裝滿了2000只沙袋,靠著這些沙袋擋住了洪水一次次沖擊。
10月17日,堅守在防汛救災一線已經(jīng)兩周時間的馮陽陽,在順利完成各項防汛任務后,抽空回了趟家,可前腳剛一進家門,單位的電話就打來了?!袄掀沤o煮的面我都沒有吃完,單位那邊催得又急,我喝了幾口湯就走了。”馮陽陽說。
洪災侵襲,給農民秋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大量洪水倒灌田地,農民無法下地收糧,只能站在田地邊干著急。這一次的指令,要求馮陽陽帶隊負責冀氏鎮(zhèn)半道村內300畝玉米地的洪水排泄工作?!暗乩锏暮樗?、淤泥是真涼,我穿了兩雙襪子,套著雨鞋,進到地里才半個小時就受不了了?!瘪T陽陽說,這個任務沒有辦法取巧,只能一點一點干,而他們連續(xù)奮戰(zhàn)12天才完成任務,回去后發(fā)現(xiàn),隊員們個個腳上都帶了傷。
作為專業(yè)的應急救援人員,防汛救災、搶險避災等都算是對口工作,可在這一次的災后重建工作中,馮陽陽硬是當了一次“泥瓦匠”?!熬葹墓ぷ鞲嬉欢温浜螅覀兇箨牱e極響應省、市、縣等各級會議部署要求,積極投入到災后農房修繕重建工作中。”馮陽陽說,災后農房修繕重建,說白了就是蓋房子,可自己這支隊伍,森林滅火會,防汛抗災會,緊急救援也會,可唯獨不會蓋房子!
其實,馮陽陽在接到這項任務后,立刻就想好了對策——“蓋房子不會,搬磚和泥這種粗活總會吧?”部署任務中,馮陽陽要求全體隊員,到了農房重建一線,能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就這樣,在馬壁鎮(zhèn)的各個災后農房修繕重建現(xiàn)場,穿著紅色應急救援服的小伙子們,搬磚和泥、清理垃圾、抬木料、搭三腳架,干得雖然都是粗活,但卻給倉促開工、人手短缺的工程隊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助力。在該鎮(zhèn),14家受災戶的55間新房子,僅用了十天時間就全部蓋好。
“其實,作為一名應急人,我們的任務,就是守護安全,為人民服務!”馮陽陽說,這次汛期救災行動對他的影響很大,也讓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未來他會繼續(xù)努力,爭取當一個合格的“全能尖兵”!
本報記者 楊全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