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萬安焦家大院的來龍去脈

2016-09-29 09:48:33 來源:臨汾新聞網

焦家大院東門

  臨汾新聞網訊 在洪洞龍鳳古鎮(zhèn)萬安,有一座完好的四合院落,現在是萬安鎮(zhèn)政府的辦公場所。日前,記者走進這座大院,了解它的故事。

  “這是著名的萬安劉家的院子,晚清時劉家頹敗,焦姓管家在劉家后代手中買下。這里原來是長工和管家居住的地方,從建筑結構和建筑裝飾來看,不是建筑群的主要建筑物。”萬安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向市政協(xié)文史研究員周文潔介紹。

  “這是一座二進院,院中應該有一個過廳,東房是主房,西房是會客廳……”對古建筑和文史頗有研究的周文潔解釋道。

  從小生長在萬安的花甲老人王天管說,院子的南邊是劉家的花園和場院,后來焦家成了這里的主人,沒有過多長時間,就成了土地改革的對象,焦家被劃為富農。

  “鎮(zhèn)政府現在辦公的四合院是祖父和父親從高公村一戶人家手里以很便宜的價格購置的。”74歲的老教師焦蓮鳳說,這些都是父輩嘮家常的話題。具體買的誰家的?原來的房主姓什么?她也不清楚。

  “母親常說,后邊的那個院子是焦家老院,買下這個院子后,西房成了焦家的書房?!苯股忴P回憶,這個院子與焦家的老院隔一條巷子,大門朝北,進門有一個漂亮的照壁。繞過照壁,還有一個小門,穿過小門就進入第二個院子。焦蓮鳳對大院的記憶都來自祖輩的口口相傳?!斑@個院子是院套院,有兩排北房,但主房是現在完好的東房?!爆F在院子中間少了一排北房,矮小的西房成了政府工作人員的灶房(原來是焦家的書房)。剩下的北房是工作人員就餐的地方,房子的墻面粉刷成灰色,一點也看不出明清古建筑的痕跡,東西南北房的瓦當和屋脊透露出古建筑的信息。

  “焦家到底是從誰手中買的房子不清楚,但那是顯赫數百年的劉家院子。”古稀老人陳保子、王仁杰等人介紹,焦家經營羊雜菜,在方圓十里八鄉(xiāng)十分出名,經營有方,買羊從來是以群為單位,絕不以只計算。焦家人對羊的生理特征很有研究。

  有一年,焦家人一下就買回了三群羊。那時,人們對羔皮情有獨鐘,而且價格也好。有一群羊懷了胎,焦?jié)h卿及他的兒子焦登倉,不但將羊肉賣了,羔皮也賺了一筆。除了買院子,還有一筆大洋埋在自家西邊的花園內。

  焦?jié)h卿活了90多歲,經常到他家的花園內轉悠,村里人常說,老漢好像在尋找什么寶貝?

  1972年,萬安生產大隊修建紅光文藝舞臺,焦?jié)h卿在花園轉悠的“謎”解開了。

  “當時我是大隊民兵營的一員,生產隊決定將柴家的園子和焦家的小院拆了,修建一座舞臺。”陳保子回憶,當十幾個年輕人挖起焦家小院的花椒樹后,一個瓷壇子出現了,壇子中的銀圓被哄搶。生產大隊長段逢元和民兵營長杜家旺通過做工作,年輕人將銀圓交回了生產大隊。經清點,滿滿一罐子,裝了50塊銀圓。

  焦?jié)h卿看著自己親手埋藏的寶貝被起獲,也沒有吱聲。土改政策有明文規(guī)定,隱匿財產的地主、富農一經發(fā)現,要重新劃定成分。

  焦家大院見證了劉家的興衰、焦家的過往,記錄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如今,這座古老的宅院,依稀可見過去的風光。

  記者 王隰斌 祁欣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