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
伴著濃郁的棕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如期而至。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是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精神傳承。而今年再提屈原,更是具有特殊意義。
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曾留下許多千古傳誦的名篇,其中那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更是至情至切,在一詠一嘆之中抒發(fā)了詩人對百姓生活艱難的哀傷與慨嘆,表現(xiàn)了詩人心憂家國、情牽百姓的偉大情懷。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睅浊甑臍v史長河中,豐衣足食一直是中華兒女心底最樸素的愿望。就在今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得到歷史性解決。這一壯舉無疑“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鄭重承諾
“到2020年現(xiàn)行標準下的農(nóng)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xiàn),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边@一鄭重承諾,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凝心聚力。
脫貧攻堅的標準,就是穩(wěn)定實現(xiàn)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叭缙趯崿F(xiàn)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難度,必須盡早再動員、再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
△2020年6月8日,習近平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紅寺堡鎮(zhèn)弘德村,同回族村民劉克瑞一家親切交流。
6月8日,總書記赴寧夏考察,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他第二次踏上這片土地。上一次到寧夏,他說:“全國還有5000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實現(xiàn)全部脫貧目標。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
如今,最關心的事情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督戰(zhàn)。他為企業(yè)參與興辦扶貧車間點贊,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指明方向……
雖然疫情為今年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很多不確定性,但總書記心中始終掛念著脫貧攻堅這件大事。
正如他自己所說:“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边^去7年多,這位大國領袖訪貧問苦的身影出現(xiàn)在山路崎嶇的四川大涼山、天寒地凍的太行山深處、黃沙漫天的甘肅布楞溝村……
“一些貧困群眾一年也吃不上幾次肉,不少孩子沒有上學或中途輟學,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習近平直言看了心里很沉重。
幾年來,他堅持走遍中國所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因為“只有看到中國貧困的真實狀況,我們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
制勝密碼
2013年11月3日,中國扶貧史上熠熠生輝的一個日子。
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蜷縮在大山之中的湖南十八洞村,并在這里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
“他希望大家把種什么、養(yǎng)什么、從哪里增收想明白,不要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十八洞村村民回憶。
從“大水漫灌”式扶貧改為精準扶貧,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方略的重大調整。很快,一項史無前例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在全國展開,我國貧困數(shù)據(jù)第一次實現(xiàn)了到村到戶到人。
今年春夏之交,一張“五級書記”同框的照片刷屏網(wǎng)絡。
△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來到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zhèn),在茶園考察脫貧攻堅情況。
照片定格下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平利縣一家茶園考察時,面帶微笑向茶農(nóng)們迎面走來的一個瞬間。在他身后,是陜西省委書記、安康市委書記、平利縣委書記、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
習近平帶領大家,層層壓實責任,兌現(xiàn)對人民的鄭重承諾。
7年多來,280萬扶貧干部奔赴戰(zhàn)場。貴州大山里的老支書黃大發(fā)用實際行動兌現(xiàn)“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帶領群眾抹去了祖祖輩輩“過年才有米湯喝”的饑餓記憶;壯族姑娘黃文秀從貧困山區(qū)走出來,又回到家鄉(xiāng)從事扶貧工作,她在駐村筆記里寫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
“脫貧致富不僅僅是貧困地區(qū)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痹诹暯降耐苿酉拢鐣⑴c扶貧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窺斑見豹。一系列數(shù)據(jù)很能說明問題: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中國貧困人口7年間減少了9000多萬,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規(guī)模。這是14億中國人民用7年多時間書寫的歷史答卷。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全世界都應該給中國點贊”……中國擺脫貧困的巨大成就,國際社會也為之贊嘆。
歷史跨越
“這幾年,我再去一些貧困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道路平坦通暢,新房子一片連著一片,貧困群眾吃穿不成問題?!笨吹截毨罕姷纳钜惶焯熳兒茫暯椒浅8吲d。
十八洞村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實施,這個曾經(jīng)人均年純收入僅1668元的貧困村,一躍成為人均收入超萬元的小康村。從前不通自來水、用電不穩(wěn)定,如今已是水電全通;往日“有女莫嫁十八洞”的無奈也漸漸消失……
△十八洞村村民龍先蘭學習養(yǎng)蜂技術,因地制宜發(fā)展養(yǎng)蜂產(chǎn)業(yè),逐漸成為養(yǎng)蜂大戶,還收獲了甜蜜的愛情。
中國大地上,成千上萬個“十八洞村”的命運開始得到根本性轉變,一批又一批農(nóng)民主動在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登記申請書上簽字,向昔日的貧困揮手告別。
昆侖山腳下,新疆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qū)拔地而起,“從山上搬下來,住上新房子,有了新工作”的群眾感慨:搬進安置區(qū),居所海拔降了,生活水平高了,日子越過越好了。
在涼山彝區(qū),“精準脫貧瓦吉瓦,習總書記卡莎莎!”這句彝語在干部群眾當中口口相傳,成了新的“流行語”,意思是“精準脫貧好得很,感恩習總書記!”
△上圖為寧夏永寧縣閩寧鎮(zhèn)建設初期的鄉(xiāng)鎮(zhèn)雛形;下圖為2016年7月22日拍攝的閩寧鎮(zhèn)原隆移民村。
在寧夏,取“福建寧夏合作”之義的閩寧鎮(zhèn),讓“苦瘠甲于天下”成為歷史,也樹立起東西部結對牽手、協(xié)作扶貧的典范。
…………
一切改變,歸功于全黨全國“圍繞著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來實踐”的決心和努力。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2019年全國兩會,村支書李連成把農(nóng)民的八個夢想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面前。他一條條地講:“第八,環(huán)境夢。想改變村里臟亂差的面貌,實現(xiàn)天藍地綠水美……”總書記面帶微笑地看著他,認真聆聽。
“你今天講的這些恰恰是廣大農(nóng)民同志下一步新的發(fā)展要求,對幸福生活的新追求?!笨倳浾f,“我們的實踐過程,是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既要看到我們?nèi)〉玫妮x煌成就,更要看到前面的路還很長,我們要繼續(xù)努力地走下去!”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幾千年前古人對小康生活的美好憧憬,如今終將成為現(xiàn)實。屈原2300多年前的那聲慨嘆,終于在新時代有了美好回音。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