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子俗稱“耍獅子”,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傳統的舞獅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熱烈的鑼鼓,出現在臨汾城鄉(xiāng)的大小廣場,活躍在各地的社火活動中,為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臨汾的民間舞獅,一般由兩人合作扮演一頭大獅子,前者雙手握著獅子戴在舞者頭上,扮演獅頭,后者俯身,雙手扶著前者的腰,身披布和麻等裝飾成的獅皮,扮演獅身,二人合作成為一只大獅子,稱謂“太獅”。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假獅皮,扮成小獅子的稱“少獅”。另一人扮演武士(或由女角裝扮),手拿五光十色的繡球,逗引獅子。舞獅開始,武士在鑼鼓或嗩吶的伴奏聲中,先開拳踢打,運用“搖球”“轉球”“拋球”“抖球”等動作,引誘獅子起舞。獅子隨著鼓點節(jié)奏的快、慢、輕、重,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伸頸匍匐,忽而搖頭擺尾,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
在表演上,獅子舞一般可分為“文獅”和“武獅”兩種?!拔莫{”表情細膩,柔和而穩(wěn)重,模仿動作有“搔癢”“舔毛”“抖身”“擦腳”“洗耳”“打滾”“搶球”等,著重刻畫獅子溫馴可愛的性格?!拔洫{”表演瘋狂,動作剛毅、大方,著重武功,技巧較高。通常有“跳躍”“跌撲”“登高”“騰轉”“踩球”“滾球”“銜球”“張口”“吐彩”“上樓臺”“過天橋”“跨三山”等高難動作,以此象征著勇敢和力量。
舞獅子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文藝活動,起源于漢朝。據說漢章帝時,西域月氏國向皇宮進貢了一對獅子,當時叫“狻猊”。由于獅子外形威武,體格雄健,人們便把獅子作為驅魔鎮(zhèn)邪之物,并在迎神賽社時,模擬獅子的形象和動作進行表演,后逐漸演變?yōu)槊耖g舞獅的文娛活動。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西涼史》中寫道:“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頭系作尾;金鍍眼睛帖銀,奮起毛衣擺雙耳……”可見,在唐代已有獅子舞了。后來,人們認為獅子有驅邪鎮(zhèn)妖之功,是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節(jié)都要舞獅子,以示消災除害,預報吉祥之意,歷代相傳,沿襲成習。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加工提高,更成為民間春節(jié)、喜慶活動中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錫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