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安澤縣和川鎮(zhèn)位于縣城以北15公里處,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歷史文化悠久,但發(fā)展卻相對滯后。全鎮(zhèn)11260口人,貧困人口3515人,是全縣的扶貧重點鎮(zhèn)。2016年4月 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換屆,和川鎮(zhèn)大換血,原班子僅保留了2人,新班子來自全縣各條戰(zhàn)線。面對全鎮(zhèn)近四分之一的貧困人口,脫貧成為了這屆班子要做的頭等大事。經過一周緊張有序的調研摸底,決定從兩條路上做文章,打開和川脫貧攻堅之路。
和川鎮(zhèn)18個行政村的分布可以說是“兩溝一線”,即:羅云溝分布8個村,安上溝分布5個村,馬唐公路沿線5個村。而“兩溝”的交通條件相對落后,甚至有些村子連公交車也沒有。
分布在“羅云溝”的車道村距離鎮(zhèn)政府25公里,與沁源縣的柏木鄉(xiāng)交界,進出村的唯一的一條道路僅有2.5米寬且路面坑洼,可以說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雪天一封村,一冬全窩家” 。修出一條車道直通鄉(xiāng)鎮(zhèn)的道路,成為了車道村脫貧致富的迫切需求。但是擺在面前最大的難題是:在縣財政及其困難的情況下,修路的錢從哪里來?鎮(zhèn)黨委與車道村的第一書記、兩委班子經過反復的商議拿出了方案:來自市農發(fā)辦的第一書記傅慶華發(fā)揮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到省市爭取項目資金;村兩委班子做好群眾工作,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為修路打好群眾基礎;鎮(zhèn)黨委、政府負責修路的相關手續(xù)和保障工作。經過六個月的奮戰(zhàn)一條投資276萬,長6.5公里,寬4.5米的水泥路終于完工了,車道村有史以來第一次通上了班車,群眾的出行難解決了,不愁糧食賣不了,不愁好項目來不了。
分布在“安上溝”的安上村和上田村等四個行政村,共有2400多口人,種植玉米18000多畝,年產量1800多萬斤。但是進出這兩個村子的道路卻制約了發(fā)展的腳步,優(yōu)質的玉米賣不上好價錢,路不好走沒人收購。老百姓守著豐收的糧食,卻過著苦日子?!跋氡M一切辦法,調動一切資源,這條路一定修!”黨委書記張福增對老百姓立下了軍令狀。來自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安上村第一書記王強盛看到了鎮(zhèn)領導的決心,也表態(tài)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爭取項目資金為近千名群眾修通脫貧路。三個多月奔走在省、市、縣、村的道路上,全然不顧自己多病的身體和家人的擔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爭取到了646萬元的資金。這條群眾期盼已久的道路于9月27日在喧天的鑼鼓聲和沖天的禮炮聲中開工建設,預計明年的五月份完工。
兩條道路的建成可帶動玉米價格每斤可上漲2-3分錢,群眾增收95萬元。在兩條道路的建設中,我們看到了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堅持6個月堅守工程一線的車道第一書記傅慶華;看到了為了工程能早日開工主動墊資20余萬元的車道村75歲的老人劉仁成;看到了為了工程能順利進行而不計個人得失的許許多多的群眾……這兩道路雖是由砂礫、水泥澆筑而成,但它卻傾注著和川鎮(zhèn)黨員干部真誠為民的真實情感,凝聚的是民心!鑄造的是黨魂!(馮安芳)
責任編輯: 吉政